以科学指引,让阅读归真——读《让阅读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有感
以科学指引,让阅读归真
——读《让阅读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有感
一、阅读启程:三类阅读点燃兴趣火种
统编语文教材传递“多读书,少做题”理念,如何让学生迈出阅读第一步?文中三类阅读,为阅读之旅点燃兴趣火种,指明清晰路径。
延伸阅读以学科兴趣为锚点,精准打破学科壁垒。在语文课堂,读冯骥才的《刷子李》,那刷墙时黑衣上白点若星的奇妙描写,勾起学生对世间奇人的好奇,延伸到《俗世奇人》,便打开一扇扇展现民间高手技艺与性格的窗,让学生看到更多“刷子李”式的精彩;数学课堂学圆周率,数字背后藏着祖冲之怎样的探索故事?拓展至《祖冲之》,数学知识与历史人物关联,阅读成为教材内容的“拓展版图”,拓宽知识深度与广度,就像在学生心里播下一颗颗好奇种子,“探知更多”的好奇心被持续激发,阅读不再局限于课本文字,而是延伸向更广阔的知识天地。
班级共读营造集体阅读场域,晨读课上师生共读、议人物、猜情节、贴心得、绘结构、演片段,把一本本书变成班级共同的“故事宝藏”。在交流互动里,学生相互启发,阅读不再孤独,而是成为一场充满笑声与思考的集体冒险,让阅读从“要我读”转向“我要读”。
主题研读聚焦研究性阅读,赋予阅读深度与厚度。以“李白的‘白’”为例,这一主题串联起李白生平、轶事,带“白”字的诗歌,以及诗歌创作时的历史地理背景。学生化身小小研究员,在浩渺书海收集资料,分析“白”字在诗中的意境,探究李白写这些诗时的心境,跨领域整合知识。这个过程中,阅读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浏览,而是主动求知的学习过程。学生学着梳理信息、推导结论,把对李白的认知,从课本里的只言片语,拓展成鲜活立体的人物画像,赋予阅读深度与厚度。
二、阅读深耕:三个支持筑牢推进基石
有了阅读热情,如何持续深入?文中三个支持,如同为阅读续航的能量站,筑牢阅读推进的基石。
时间管理精准破解“没时间”难题。指导学生做阅读计划,把厚书拆解成每日可读的小目标,像拼图一样,慢慢拼出整本书的阅读成果;在家挂阅读时光轴,每天记录阅读页码,看着轴上标记越来越多,阅读成就感油然而生。“挤、恒、算”三字诀,更是把阅读融入日常。“挤”,让书随时在书包里,等公交、排队时,碎片时间就变成阅读时刻;“恒”,每天临睡前读几页,标注进度,把阅读变成雷打不动的习惯,逐步啃下厚书,积累阅读耐力;“算”,读完计算阅读速度,了解自己的阅读节奏,合理规划新阅读任务。长此以往,阅读从偶尔为之的任务,变成如吃饭睡觉般自然的日常,阅读耐力在坚持中不断提升。
方法指导针对整本书阅读痛点,为学生装上“阅读导航”。不同文体适配不同策略,文学作品用“体验式”阅读,读小说时,边读边想象角色模样、故事场景,在精彩处批注感悟,读完还能参照影视评论、改编作品,对比不同艺术形式对故事的呈现,加深理解;读知识性读物,靠“概括式”阅读,用思维导图提取关键信息,梳理知识逻辑。教学生依文体选方法,如同给阅读装上“导航系统”,帮他们穿越长篇巨著的“文字迷宫”,读懂人物、情节背后的深意,避免浅尝辄止。
及时反馈解决“读了没用”困惑,读书交流会、好书推介会、故事会及读书笔记,为阅读搭建展示与反思平台。分享《草房子》“友谊”话题,在交流碰撞中深化理解;制作推介海报,倒逼学生提炼内容、梳理收获;表演课本剧,让阅读从文字走进“生活场景”。反馈环节让阅读成果可视化,激励学生读得更投入、更深入。
三、阅读守护:拒绝“三过”回归本真美好
阅读本应是美好的精神漫游,可“三过”却让它变了味,而拒绝“三过”,正是还给学生纯净阅读空间的关键。
过高要求把阅读变成“应试任务”。有些老师用成人的理解深度,要求学生读经典,读完要精准分析主题、人物象征,还要背诵段落含义,学生在沉重目标下,对阅读望而却步,原本美好的文字探索,成了压力山大的任务。拒绝过高要求,就是降低阅读门槛,让学生以轻松心态,感受文字魅力,读童话就尽情沉浸奇妙情节,读散文就随意品味文字美感,在安全自由的阅读心境里,慢慢培养阅读好感。
过多指导拆解阅读乐趣。一本《红楼梦》,被拆成无数导读点,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对话的深意,逐字逐句剖析,细碎知识点让阅读失去整体性,学生刚涌起的阅读兴趣,被繁琐讲解浇灭。减少过多指导,就是给予学生独立完整的阅读时空,让他们自主与书籍对话,哪怕一开始读不懂、读得慢,也能在反复品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感悟,享受阅读的纯粹乐趣。
过于功利将阅读捆绑成绩,让阅读沦为工具。有些学校只让学生读教辅,认为“闲书”没用,可真正的阅读滋养,往往藏在那些看似与考试无关的书中。摒弃功利,就是让阅读回归滋养心灵的本质,允许学生读“闲书”,读科幻小说畅想未来,读散文随笔感受生活诗意,让阅读成为学生心灵的栖息地,在文字里沉醉、成长,收获纯粹的美好。
阅读是一场向心灵深处的奔赴,从三类阅读点燃兴趣火种,到三个支持筑牢推进基石,再到拒绝“三过”守护本真,《让阅读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提供的这套阅读指引,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方法指南,更是培育阅读素养的密码。它让我们明白,阅读的美好,在于以科学方式激发兴趣、深耕内容、守护初心,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从文字里汲取力量与温暖,遇见广阔世界,邂逅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