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八下语文常见15个问题 2020-10-16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语文 资源类别:疑难问题权威解答 资源年级:八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八下统编语文教材字词疑难解答

八年级下册常见15个问题

   
问:《大道之行也》中故外户而不闭,为什么要译成: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感觉很别扭,还是原来译法好:外户:大门;闭,用门栓闩门。直接译成:大门不用闩(关)上,更加通俗易懂。
   
答:关于外户而不闭,教材的注释采取的是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的说法:外户而不闭者,扉从外阖也;不闭者,不用关闭之也。
这里的关闭特指用门闩把门闩上。语法上讲,外户而不闭中,是连词,不闭是动词性成分,外户相应地也应该是动词性成分,而不应该是名词大门

 

问:课本118页积累拓展的第四题,是李白的诗《上李邕》第六句是见余大言皆冷笑,但是网上能查到的版本都是闻余,该怎样解释呢?
   
答:这是古诗文的异文问题。这首诗教材依据《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收录,其中的文字就是见余大言皆冷笑
根据该书校勘记,的确有少数版本作,作的更多。清人编纂的《全唐诗》选录此诗作闻余,《全唐诗》影响一直比较大,所以在网上查到的大都是闻余也是不奇怪的。

 

问:《马说》中的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1)要把这个祗字当做通假字吗?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中的书下注释是’”,既然后面又说并非通用规范汉字,那为何不直接注释为’”呢?这样更明白,更好记好写。
答:可以视为广义的通假字。
  
事实上古人在表达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会有祗、衹、祇、秪、秖等多种写法,或者说,祗、衹、祇、秪、秖只有、仅仅这个意义上是通用的关系(因为字形太接近了),但《通用规范汉字表》规定,的繁体字,祇、秖的异体字,而从不能直接到,所以需要从的正式繁体形式转一道,所以被迫采用了一个非规范汉字。
这样做更严谨,也便于理解之间的关系。

 

问:《马说》中关于的发音,有读者回应:
1一食或尽粟一石,怎么读更妥?
    
首先学生手头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杨合鸣主编的双色版平装本2013.5重印,第477页,就明确标示dan
    
其次,既然专家一再强调,没加注,就按现代规范的读法!那现代字典、词典都明确规定做量词使用时读dan,那就读dan,无需再去纠结古代的读法,同时读dan还很顺口,否则”“等字又该惹来更多的争议之声了。
2)如果是应该读shi”,那后面的至于、则是不是与句子的意思不太符合?至于、则改为而且、也是否更符合句意?
   
答:1)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请认准原编者王力、岑麒祥、林焘等,修订者蒋绍愚、唐作藩、张万起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版本,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16年出的第5版。
    
这个比较权威。这本字典字只有一个音,就是sh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华字典》(第11版)规定作为量词读dàn,但也明确指出,在古书中读shí”
   
《马说》是古书里的文章,读shí没有疑义。至于其中的道理,请看相关文章《〈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到底读啥?》
   
2)原文中的至于…………”是承着上一句来的,因为上一句说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两部现代汉语辞书,这里另起话头说古代汉语辞书,用至于…………”并无不妥。

 

问:《核舟记》中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在这里通假吗?
答:本身就有尊称的意思,不必视为通假。

 

问:《核舟记》中神情与苏黄不属,读shu还是zhu?
答:shǔ

 

问:《核舟记》中中峨冠而多髯者中冠的读音,这里用作动词,需要读作四声吗?
答:不读四声。峨冠高帽子,这里活用为(戴着)高帽子,只是一种临时的活用,不必改读四声。读四声时,是使用它的固定下来的动词义。
如果读成四声,就不是戴着高帽子而是高高地戴帽子了。当然,这里也不一定非要理解成活用,译成中间那个高帽子、大胡子的也没问题,这样就更不存在读四声的可能了。

问:《核舟记》中诎右臂支船原来注释是同,弯曲,现在为什么把同去掉了?它还是通假字吗?
答:去掉’”,就表示不是通假字。因为本身就有弯曲的意思,不必同

 

问:《小石潭记》中下见小潭一句""是读xⅰan还是jian呢?
答:jiàn
问:《诗经二首》中钟鼓乐之究竟读“le”还是“yue”呢?
答:

 

问:《桃花源记》中桑竹之属中的怎么解释?
答:跟现代汉语里之类一样。建议不要单独拿这个字出来考学生,没什么意思。

 

问:《桃花源记》中关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的字,应该怎样理解?
   
我翻看教参,是把它翻译成有过(汉朝)。但查《汉语大词典》,有汉,是把它理解成助词的。类似的如:有唐、有宋、有明、有清。
     
我觉得,从句式的角度看,作为名词词头,在不知……无论……”句中是能够讲通的。

怎么给学生讲清楚、讲正确?
答:从语感上说,把解作虚词也通,而且从同时代的语料中可以找到不少有汉=的用例。

但是,目前没有有力的证据能够排除作为实词的可能性,而且作为实词是常见、常用的用法,如果意义上可以讲通,词法和语法上也无法排除,就可以暂时不考虑其他。

问:文中对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押韵的解释很牵强!
古人写诗用平水韵表,平水韵表分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和入声。杜甫的这首诗中黑、裂、绝、彻同属入声字九屑。
答:平水韵反映的是中古音的押韵规律,如果我们能够用中古音读,押韵押得好好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有的方言保留了中古音的一些特点,读起来也是押韵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只能拿普通话或北方方言来读,听起来的确不押韵。
不押韵就改读硬押,既不是中古音,也不是普通话,等于生造了一种不伦不类的新式发音,是不可取的。
这不是我个人的观点,北大中文系汉语专业的唐作藩教授(王力先生的弟子)在1980年代就写文章谈过这个问题,我的说法都是从唐先生那里搬过来的。

问: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是更著风和雨,还是更着风和雨呢?
答:”“两种写法都对。

 

问:《核舟记》中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应该解释为通假字(如通)吗?答:

不用。在古代文献中,直接解释为挑选的例子出现得很早,也非常常见,因此一般将挑选视为的固有含义,不必通才能解释为挑选

  • 阅读(166)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