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萍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5月,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导师的悉心引领下,工作室全体成员同德、同轴,携手共进,2016年陈晓萍名师工作室被评为无锡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了更好地利用名师资源,真正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优秀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教学良方的生产地、教育成果的分享地、师德正气的激发地,最终成就一批新的名师,特根据上级名师工作室文件精神,制定本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条件
工作室现有导师1名,工作室成员16名。其中共党员12人,全国特级教师1名,无锡市幼教学科带头人2名,江阴市幼教学科带头人2名,无锡市教学能手7名,无锡市教学新秀3名,江阴市教学能手2名。多位成员在幼儿园语言、音乐、美术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很多成员有自己的学术专题思考,经常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这为名师工作室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研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发展战略构想
(一)发展理念
明确目标、自定方向、优势互补、集体奋进,各成员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最优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全体工作室成员不断付诸实践,同行中影响力明显提升、争取形成有独特的教育教学主张,并在儿童艺术启蒙教育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型团队,带动一批年轻教师成长。
三、具体发展目标与主要措施
(一)搭好一个平台
1.具体目标
为工作室成员搭好一个平台,充分发挥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在师德修养、学科改革、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工作室成员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专业发展,成为省、市幼教学科名师。同时借助此平台,以多种方式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教研方法,提高全市幼教学科的整体水平。
2.主要措施
(1)工作室成员拟定每学年个人发展规划,每学年撰写个人发展总结。
(2)工作室提供专业理论学习书目,成员自主学习并撰写学习心得,并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3)围绕主题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并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发布,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4)组织外出学习和请进来培训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和优质教育资源引领的方式开拓工作室成员的眼界,从思想上、行动上获得启发,进而在实践中落实新理念、新方法。
(二)抓好一项课题
1.具体目标
重点围绕“赝本课程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不仅取得实践成果,同时要形成一定价值的理论成果,逐步形成系统、科学、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2.主要措施
(1)根据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行研究活动,收集视频、图片和观察记录等资料。
(2)组内成员进行深化性研究,及时通过研讨进行梳理、汇总资料,撰写和发表有价值的课题论文,形成有价值的实践和理论成果。
(3)采取适当方式推广成功经验,对成功的经验成果,工作室成员在各园开展验证和探索,同时扩大本课题思想的影响,收获更大研究效益。
(三)出好一批成果
1.具体目标
名师工作室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以讲座、论文、专著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介绍、推广。
2. 主要措施
(1)工作室成员根据个人发展规划及各级各类活动需要拟定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
(2)鼓励工作室成员开设公开课、讲座,并去民办园送教或与姊妹园结对帮教,让每个工作室成员都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有成果呈现。
三、分年度计划
第一年:
1.各成员根据自身基础和发展潜力,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明确自身追求目标。
2.各成员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开阔理论视野,提升思维品质,掌握规范的研究方法。
3.工作室定期开展活动,努力营造成员间相互学习、交流、研究、合作的良好环境,促使成员自身专业能力较以前有显著提高。
4.每位工作室成员开设一节公开课或一次讲座,去民办园送教或与姊妹园结对帮教。
第二年:
1.各工作室成员进一步夯实自身理论基础,自主阅读理论书籍,使各自的理论素养有质的提升,理性思维水平有新的提高。
2.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逐步形成系统、科学、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取得实践成果的同时形成一定价值的理论成果。
3.对工作室成功的经验成果,成员在各园开展验证和探索,扩大课题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4.组织工作室成员外出学习活动,开拓工作室成员的眼界,从思想上、行动上获得启发,进而在实践中落实新理念、新方法。
第三年:
1.继续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并撰写学习心得,相互分享,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性思维水平和研究能力;
2.组内成员进行深化性研究,及时通过研讨进行梳理、汇总资料,撰写和发表有价值的课题论文,形成有价值的实践和理论成果;
3.开展研讨沙龙,交流研究成果,围绕如何改进与深化展开讨论,并邀请专家参与活动,针对课题成果给予指导和提升。
4.工作室成员成果发布活动,请教育行政部门检验各自取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