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是从家庭培养出来的
花园实验小学 瞿冬瑜
各位家长:
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课程是《好习惯是从家庭培养出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低年级孩子至关重要。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小学阶段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家庭教育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孩子铺就一条通向成功的大道。为此,我们今天将通过学习、互动、探讨、总结、提高,让大家在习惯培养的意识、方法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本次学习交流活动分成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观视频,打开好习惯之窗
第二环节:习理论,掌握好习惯方向盘
第三环节:看AB剧,寻找好习惯良药
第四环节:析案例,架起好习惯桥梁
第五环节:品寓言,踏上好习惯之路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的学习:
第一环节:观视频,打开好习惯之窗
在班里,我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请大家观看视频。
各位家长,视频中的小明的原型就是我们班的许多孩子。试问,养成这样“丢三落四”坏习惯的孩子,怎样搞好学习?我想,许多家长都会跟我产生这样的共鸣。那么,怎样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呢?这就得充分依靠我们的家庭教育。因为好习惯是从家庭培养出来的。(大屏幕揭示培训主题)
第二环节:习理论,掌握好习惯方向盘
(一)学习名言,明确重要性
(出示名言,组织大家学习理论知识。)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通过阅读名言,我们不难了解到:习惯应从小培养,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权威阶段(6-8岁)
可逆性阶段(8-10岁)
公正阶段(11-12岁)
那么,二年级的孩子处于什么阶段呢?是的,低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权威阶段,处于对父母的崇拜期,正是“听话”的阶段,他们能比较好地接受父母的训练和教导,这是培养孩子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孩子在低年级,我们父母应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大家认为是不是这样?在此,我要把这句话送给在座的每一个父母:做一个优秀的父母,就应该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良好的习惯,使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二)明确定义,把握习惯内容
请大家看看我班张同学每天放学到家学习的几张照片,大家边看图片边听录音里孩子的介绍。
请哪位家长来说说,张同学具有怎样的良好习惯?它具有什么特性?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总结并出示: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
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它包括三类十二项指标,提出了基本六大项目:
一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是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三是良好的道德习惯
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是良好的思维习惯
六是良好的劳动习惯
第三环节:看AB剧,寻找好习惯良药
(一)观看AB剧,评论优劣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这些良好的习惯呢?别着急,请你先观看《小脚丫的故事》AB剧。首先,请家长们观看A剧………下面,我们来观看B剧……
你觉得B剧中妈妈的想法与A剧中的妈妈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让A剧中的小脚丫一再犯“丢三落四”的毛病呢?又是什么原因让B剧中的小脚丫下决心改掉坏习惯呢?
大家可以讨论讨论。
不难看出:A剧中的妈妈多次去学校给孩子送学习用品,拖延了孩子的成长,放弃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自己也苦不堪言。而B剧中的妈妈明确告诉孩子,我不会再送来给你,让孩子明白,要自己承担“丢三落四”的后果,同时联系老师,依靠家校双方的力量促使孩子产生改掉“丢三落四”毛病的强烈愿望,从而下决心改掉坏习惯。
(二)列举毛病,明白成因
各位家长,“丢三落四”是低年级孩子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行为习惯,与它类似的不良习惯还有许多。请大家联系实际举一些例子。
是呀,低年级孩子的不良习惯还有许多,比如:学习心不在焉、粗心大意……那么,这些坏习惯究竟怎么来的呢?(显示三组漫画),
大家不妨看看,自我对照、分析、反省一下,当你抱怨孩子丢三落四的时候,你是不是不自觉地把孩子该做的事移到了自己身上?我们应该明白: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来源于模仿、重复和纵容,我们作为家长,应该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你是不是没有认识儿童的发展特点呢?
作为父母,你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孩子耳濡目染;
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孩子缺少责任心;
家长没有及时、有效地纠正,会造成孩子不良习惯的延续。
第四环节:析案例,架起好习惯桥梁
请大家来看两个案例:
第一个故事:孩子的榜样曲宝琴。
第二个故事: “滴水穿石”的故事。
(看完了吗?请大家讨论交流两个问题:)
1、读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呢?
2、在这些方面,你做得怎么样,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大家分享?面对自己的不足,你今后又有什么打算呢?(大家不妨讨论讨论,交流交流)
那么,我们又有什么应对之策呢?大家一起好好想想办法,咱们及时肯定,及时总结出好的策略。
好,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咱们一起总结出以下几条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锦囊妙计:
为孩子创造专心做事的宽松环境;
明确做事的目的和顺序;
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自我管理方法,并监督提醒;
鼓励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鼓励孩子做事要承担责任,有始有终;
利用“自然惩罚法则”引导孩子改变自己的坏习惯;
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
(所谓“自然惩罚法则”是指孩子犯错后家长不要过多地惩罚和指责孩子,而是应该让孩子来承担因为自己的错误而造成的后果。就比如《小脚丫的故事》B剧中的妈妈,孩子忘带书了,她没有过多地批评孩子,也没有主动去送书,而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忘带书的后果。这就是——“自然惩罚罚则”)
第五环节:品寓言,踏上好习惯之路
各位家长,本次学习交流活动已接近尾声,大家有什么体会呢?请各位尽情畅谈。(家长谈体会)
听得出,大家通过学习、互动、探讨、总结,在孩子习惯培养的意识、方法上都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
最后,我要给各位讲述教育家威廉.坎宁说过的一则寓言:
一个人在沙漠里散步,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卵石放在你的口袋里吧,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的。”这个人弯腰捡了一把卵石放进口袋。第二天,当他将手伸进口袋时,他惊奇地发现口袋里放的不是卵石,而是钻石、绿宝石、红宝石。他感到非常高兴,可不一会儿,他又感到非常后悔。他高兴的是自己拿的卵石竟然是宝石,后悔的是,自己怎么就没有多拿一些呢?
其实,我们教育孩子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家长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习惯就像那些卵石一样,你现在多培养孩子一些好习惯,明天,你的孩子就会得到钻石、红宝石、绿宝石。那时,作为家长的你,会和寓言里的人一样,又是高兴,又是后悔。高兴的是,你的孩子已经拥有了一些良好的习惯,后悔的是,你其实还可以培养孩子更多的好习惯呀!所以,为什么不从今天开始为孩子多捡一些卵石呢?因为,明天,这些卵石将变成孩子一生的财富,让他幸福一生。
最后,我建议家长在家开展亲子活动:学习《朱子家训》,分析自己孩子的学习习惯存在哪些不足,制定一个详细而又可执行的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以此来作为本次学习交流活动的实践延续。
今天的家长课堂就上到这儿,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多加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