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师齐上阵,带娃玩转“疫(e)”生活
江阴高新区山观中心幼儿园 顾逸民
今年春节前后,疫情席卷了全国。在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奋力抗疫下,疫情的扩散得到了有效制约。然而目前,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各大学校仍将推迟开学。幼儿园的孩子们依旧只能被迫在家中休养生息。然而,持续窝在家中难免会滋生无聊、懒散、困乏、焦虑甚至暴躁等心态。家长们也是忧心忡忡,纷纷表示孩子们有如“神兽”,搅得一家心神俱疲。南京师范大学邓铸院长,曾在前期疫情访谈中谈到了应对疫情如何在家中自处的几点意见,包括了“操持特长、进补经典、用好群聊”等方法。那么在这场疫情中,如何利用有效资源帮助正在幼儿期的孩子们调整好心态,享受家庭生活,做好亲子陪伴工作是一件不容小觑的事。结合邓铸院长的经验之谈以及自身在幼儿园的实践与感悟,向大家分享以下几点:
一、芥子纳须弥——心境互转,家庭小屋变区域
习惯了在学校精心布置的各类区域中玩耍自如的孩子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下发现只能待在仿佛亘古不变的家庭小屋中。以往的家中小屋在他们看来似乎只是作为放学归来的休憩区。与学校那琳琅满目的特色区域相比,单调无趣更能来形容此时的家。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偶然看到抖音中的天天小朋友一家,爸爸说带着一家三口去旅行,于是家里冰箱中的冷饮变成了在北极吃的冰棍,一日三餐变成了尊贵豪华自主餐厅,家中的小古玩、照片集变成了博物馆中不可多得的珍宝;浴缸变温泉,衣柜变商店……日常司空见惯,不值一提的家中布局竟在这家子的“改造”中,变成了周游各国的奇妙之旅。是家变了么?是家中增添了许多稀世珍宝,旷世著作么?答案很明显,都不是,家还是那个家,变的是我们的心,是我们发挥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想象、创造力完成了这次旅行。成语“心随境转”来形容这一家很是贴切,不过我认为“境随心转”也有体现。因为这次疫情我们的心理难免会出现无奈、急切等情绪,然而当我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再去好好体验生活的时候,境便开始随着逐渐安逸舒适的心,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心境互转,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控制自己达到的。我们的家长首先需要稳定,安抚,调整我们自己的心理,将这种安逸、舒适、平静的情绪传达给我们的孩子,然后你会发现,在这种心境下,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会开始生根发芽,带领着自己开始学会在家中放松而又专注地玩。
现在再来看看我们的家,我们一直忽略的圣地——摆放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厨房难道不是音乐区,科学区的天然场所么?锅碗瓢盆的音乐质感,酸甜苦辣的味觉体验,这些在学校中不方便实现的体验为什么不趁着现在好好感受一番!泡澡的浴缸正是玩水的天堂,前些天在与家长交流时便有一位说在家中浴缸中带着孩子划船,感受水波荡漾之美。卧室、客厅正是绝好的藏宝地点,玩一次金银岛大冒险那真是再棒不过了……
(一)花样表情我来变,挤眉弄眼吃薯片
(二)
厨房里的油盐酱醋瓶,洗澡沐浴的洗发水瓶、沐浴液瓶,先别忙着扔,来组建一只家庭小乐队呀!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声响,往里面加入不同量的水声音又能不一样了呢。一边感受声音奇妙,一边跟着喜欢的音乐,敲敲打打,尽情享受即兴创作的美妙。
(三)“纸上谈兵终觉浅,拿来游戏才消遣”
谁说报纸的有效期只有一天?!“报纸拼贴画”、“洞中探险”、“运送报纸”……报纸的延展性极其强大,巧用报纸,无论是手工活动,还是体育活动,报纸都能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四)
3—6岁的孩子们对于家务活有着远超成人预想的兴趣。其实,他们把家务活就当做了游戏在玩,在享受,所以乐此不疲。家长们可以由此将家务活转变为一些小游戏,例如叠衣服大赛,拖地接力赛等等,将家务融于游戏之中,让孩子们在玩中既帮忙做了家务活,同时也体验到了自我服务之美,游戏之乐。
芥子纳须弥,指的是再微小的事物中也蕴藏着庞然大物。我们的家在目前的疫情环境下就是一个微小的芥子,但怀着平静、闲适、积极的心,通过我们的创造力也能将其挖掘出各种各样的趣味玩法。孩子们足不出户,也能亲身感受各种新奇体验。这可真算的上是小小屋中能藏“娇”,待家长与孩子细细体味,还能惊讶地发现这“娇”如星辰一般,自是散落在家中各处。
二、巧用社交软件,直播互动暖人心
学前教育因其特殊性无法像中小学、高校采用线上网课的形式。对于孩子们来说,与老师相处的时间占了幼儿期相当大的比重。人是群居动物,作为成人被隔离无法面对面交流尚会感到压抑不适,更何况处于幼儿期,精力四射,活泼好动,好奇好问的孩子们。在家中除了父母,他们无法面对面接触小伙伴,接触老师,心中难免会滋生焦虑、生气、暴躁。不止一位家长私信于我,表示孩子非常想念顾老师,想听他唱歌,和他玩音乐游戏。作为一线教师,责任心与对孩子的爱使我们无法做到消极等待。这段时期内孩子们更需要我们的陪伴,需要我们用阳光、温暖的心去抚平他们心中的阴霾。逆境出人才,老师们活用各种app,录制视频、直播互动,与孩子们在线一起游戏、学习,给予家长们一些居家指导的意见。以我个人为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后,我找到了属于自己比较舒适的线上家园互动模式。每周我会计划1~2个小活动,利用抖音app进行在线直播,鼓励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参与——做手工、创意绘画、留白日计划等,家长们拍下孩子的创作过程(照片、视频)发在班级群内,我在直播间实时进行追踪评价,为家长们出谋划策,给予正性的鼓励、引导、支持。孩子们也在班级群内通过语音的方式与我和好久不见的朋友进行线上对话。整个过程温馨、惬意、有趣、灵活。疫情阻挡不了我们彼此炽热、赤诚的心,反而将我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三、智用公众号,变“无事生非”为“有事可操,有乐可寻”
在如今各大平台纷纷崛起的信息化时代,微信公众号平台算是占据了信息阅读、共享的半壁江山。推文、视频等消息经由公众号这个媒介迅速推送到我们眼前。“联机”学习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单核作战”。借用此种思路,幼儿园“智”用公众平台媒介,能把居家生活指导、各类游戏等内容传播到各个家庭之中。以我所在的高新区山观中心幼儿园为例,开辟了“山幼趣玩up线上课堂”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跟着老师一起玩”、“跟着材料一起玩”、“跟着同伴一起玩”等子项目,将“亲子阅读”、“特长展示”、“同伴互学”、“巧用材料”、“留白日计划”等内容输送到家庭之中。不仅让自己玩得起来,同时也让他人玩得起来,真正发挥出了公众平台的优势。
人生中的每一个体验都显得格外重要与难忘。这次疫情终将过去,但同时也给予了我们一段耐人寻味的体验。如何在“疫情”中“自娱自乐”、“有事可乐”、“互为快乐”是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思考的。习惯了高速生活的我们,在这一次疫情面前终于是放慢了脚步。然而放慢脚步不等于停滞不前,它给予我们的是思考之前一直被遗忘的事情:你真的会玩吗?你能玩起来吗?在聆听了陈宜老师的游戏学之后,这几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真正的玩是能够达到放松而又专注的状态,伴随着某一时刻或更长时刻的高峰体验,从而感到自我实现的一种神性状态。
然而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达到,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积极、乐观、向上的心,发挥我们对于生活的激情与创造力,找到媒介引导出自己的高峰体验。同时将我们的这份爱与感动,赤诚炽热之心传递给他人,那么相信生活处处都是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