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阅读节奏,提升专业阅读力
江阴市长泾实验幼儿园 金娇
暑假居家,拜读了聂震宁作家《阅读力》一书,如获珍宝,他专注“阅读力”的研究,他认为,阅读与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潜在影响有关,与教育有关,与社会氛围有关,也与阅读兴趣有关。他将读书的目的与缘由归纳为四种,即读以致知、读以致用、读以修为和读以致乐。他提出一个人阅读最高境界就是读以致乐,读书让你感到快乐,这才是最高境界。
我很庆幸,作为一名科研人员、通讯员,阅读成为了我生活的常态!翻开书卷,富有生命力的文字告诉我先哲的睿智,走进伟人的心灵深处,迸发出许多灵感的火花。我读周国平、林清玄就如同置身于茵茵草场,看天上的云卷云舒,内心空明如镜;读《明朝那些事儿》,仿佛看到无数鲜活的形象长袂飘飘,舒展着历史的风云;读《雅舍小品》,梁秋实随笔式的文字从容、优雅,带人走进一片高雅脱俗的美文世界;读蒙台梭利、皮亚杰、陈鹤琴,品读一部部饱含着人文理想的教育著作,享受着营养丰盛的“教育大餐”,仿佛走进闪光的智慧世界,让精神食粮滋补我的心田。
我喜欢阅读,但较随性,看书,读报,翻杂志;微博、微信、公众号;喜欢诗歌美文,偏好时尚美食,读的不多,但读的杂,读的散,属于自由奔放派。现如今阅读方式越来多元化、便捷化。从纸质书到电子书,从书本到多媒体,阅读带给我们无穷的知识和欢乐,充沛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如果说随性派的阅读很生活,很休闲,支撑我自由的性情;那么,专业化的阅读就较系统、较深入,在科研工作中,在课题研究里,不断提升着我们的科研气质。
关于教师的专业阅读,我也进行了相关的学习和思索,专业阅读是教师阅读教育教学相关的报纸、杂志以及专著等,是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的阅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抓手,它指向专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与专业经典和学科前沿对话。而基于主题的专业阅读,就是围绕某一类专业知识来进行的选择性阅读,在我看来,主题式专业阅读它是有需求、有研究、有实践的沉浸式阅读。
下面我结合幼儿园课题研究,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我那段依然还在路上的专业阅读微旅。
1、收集科研气质:从需求中出发
主题式专业阅读,必须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以当下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为出发点,选择素材进行阅读。我园作为江阴市课程游戏化项目园,着力户外游戏场的开发研究,开启“回归幼儿生活”的课程探究之旅。前期研究阶段,通过调差问卷发现,教师们对课程游戏化内核、游戏精神的理念、户外游戏的类型及功能等概念不是很清晰,仅停留在理论浅层。为此,课题组确定户外游戏价值、课程游戏化理念两个阅读主题,组织教师们共同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英国开展儿童户外游戏的理论与实践》、《日本幼儿园的庭院户外活动》到虞永平教授的《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等十多篇经典文献。通过文献摘录,心得分享,反思交流,拓宽了教师们的知识视野,明晰了课程观,提升了科研理论水平。
2、明晰科研气质:在思索中探究
主题式专业阅读的进阶,需要多维的探究和延伸。在开展幼儿园户外游戏课程的实践中,普遍存在教师“不放手”甚至“高控”的状态;户外游戏内容并没有和幼儿一日生活进行有机整合和渗透……教师们缺乏课程意识,无法支持幼儿深度学习。我彻悟,课程研究并不是读几篇文献,学一些理论就能一蹴而就的。只有帮助教师将难懂的理论内化为可操作性的策略,方能走上课程改革的正轨。
于是,我围绕“课程建设”的研究展开主题阅读。首先,我啃读了《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幼儿园户外游戏“实战”攻略》等前沿专著,解决了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涵及户外游戏场的价值、历史、类型等问题,明晰了幼儿园课程建构支架,了解了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基本要素及教师支持的有效策略。在实践中,我又产生了新疑问,如何评价师幼的发展,评估课程实施的进度呢?于是,我开始研读虞永平教授的《幼儿园课程评价》,并对照《纲要》第四部分关于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的基本理念,深究、思索。明晰了教师、幼儿、家长、管理人员即课程评价的主体,进一步明确教师评价对于改进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学习培训时,我选取了《幼儿园课程评价》中的部分章节、选段,带领教师们共同学习、一起思辨。课题组研讨时,组长们组织教师围绕“课程评价”主题,选择书籍,进行专业阅读,《聚焦式观察:儿童观察、评价与课程设计》、《给幼儿园教师的101建议-幼儿园课程》等书籍,帮助教师从中汲取教育智慧。通过分解理论,梳理策略,让教师们在思辨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梳理反思,形成个性化的教学主张;引导他们正确把握评价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提高评价工作的自觉性和科学性。在每次的阅读交流中,教师们积极讨论热点问题,分享所思所想,绘制思维导图等,科研氛围日渐浓郁,增强了教师们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及团队的凝聚力。
3、提升科研气质:在实践中拔节
任何主题的专业阅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洇渗和延展;只有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才能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让主题真正生长。以课程评价为主题的专业阅读中,《幼儿园课程评价》一书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真切指引,更为专业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园部对照《规程》及各项要求,利用自我反思、案例研究、互动研讨等方法,对教师的行为、态度,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和互动方式进行评价;教师们通过教学反思,不断修正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实行,以此来开展课程实施评价;教师们运用微格评价、游戏过程评价等方法对幼儿进行发展评价,总结经验,收集策略;用观察法、访谈法及时记录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反应,捕捉幼儿的“哇时刻”,撰写“学习故事”,举行“游戏中的幼儿”案例分享交流会,生动记录孩子们的游戏行为,捕捉活动中的“魔法时刻”,通过观察,解读孩子的心思,助力孩子的发展。围绕课程评价这一主题,在理论与实践中搭起桥梁,相互印证、支持,教师们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
随着户外游戏的不断深入,幼儿游戏行为的不断变化,活动主题的不断更迭,现有的环境已无法充分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和兴趣。研读了《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等户外游戏环境类书籍,教师们的思想发生了裂变,对户外游戏区域的创设和价值有了新思路。园部开展户外游戏区域环境支架建构研讨,子项目组从支架搭建、主体特性、幼儿兴趣等方面进行了区域模块及环境的重构,从最初的四大游戏场,九个主题游戏区域,改造成如今的三大游戏场,六个主题乐玩区,八个特色项目区,项目区又分成多个小主题区域,集运动、美劳、建构、角色、探究类主题为一体。遵循以儿童为本,关注幼儿需求和生长,让环境真正服务于幼儿。教师们通过一系列的主题式专业阅读,在研究中更有底气,在实践中自信从容。
主题式专业阅读,它践行了一种专业智慧,滋养着科研的底气。它为幼儿园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强大的源动力,提升了他们的科研气质。我所追求的专业阅读还在路上,我相信,在这条充沛人生的幸福旅程中我们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