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敏莲老师分享文章《家长教养态度与孩子的发展》 2021-07-14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幼教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幼儿园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的教养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的发展与家长的教养态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很多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因此,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与本班一些幼儿的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在访谈中我不仅进一步了解了不同家长的教养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养态度,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一、家长教养态度的类型

在访谈中,我发现家长的教养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平视型、俯视型、仰视型。

    1.平视型

平视型教养态度的家长给孩子提供的是民主自由发展的空间,平等地对待、尊重和信任孩子,能与孩子相互沟通,交流各自的看法,鼓励孩子上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家长也为孩子的发展提出建议,理性地指导孩子成长,对其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家长遇事总是先给孩子讲道理,不打骂。有时候家长自己错了,也会真诚地给孩子道歉。实践证明,在温暖、民主、宽松的家庭中成长,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也容易产生发挥自身潜能的动力,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主动性也较强。

【个案描述】多多是一个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小男孩,在幼儿园他的情绪很积极,自由活动时会表现得非常活跃,他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学习活动中多多的思维非常活跃,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知识面很宽,是个好学爱思考的孩子。多多的妈妈是一名小学老师,在和她的访谈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她对孩子的教育有着自己的想法,她的教育理念是民主型的教育,在家里,多多妈妈和孩子是一种朋友式的关系,在很多问题上,妈妈都会征求多多的意见。如在班级开展的“天气小主播”活动中,多多想出了用双簧的方式播天气,妈妈尊重多多的想法,并帮助他认真地准备,最后多多播天气的这种形式受到了同伴的喜爱,多多也因此收获了成功。在访谈中妈妈还谈到每个周末父母会带着孩子到户外去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或者去参加聚会之类的活动,所以多多和同龄孩子相比,动作发展很灵活,经常外出也让他见多识广,知识面很丰富,思维也很活跃。

可见,平视型教养态度的家长懂得尊重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式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这种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身心发展健全,自我接纳程度高,自信心强,容易形成敢想敢说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求知欲也很高。     

     2.俯视型

     俯视型教养态度的家长在家里会比较专制,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对待孩子是一种权威式、命令式的教育。这种家长往往喜欢操纵孩子的一切,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从于家长的安排。家长一般不考虑孩子的思想感受,只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代替孩子思考,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孩子必须按照家长的认识和意志去活动。这种教养态度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有过高的期望,有太多的限制,过多的不允许,教育孩子的语言和方法简单,态度生硬。

     【个案描述】宬宬是班里一名能力较弱的孩子,吃饭、做其它事情都是慢吞吞的。宬宬在幼儿园与同伴交往也比较被动,一般他不会主动与他人交往。学习方面积极性不高,集体活动中较少举手回答问题,个别操作活动中有些任务要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在与宬宬爸爸的交流中,我发现宬宬爸爸讲起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头头是道,他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爸爸,每天放学回家,爸爸会帮宬宬安排好各种时间:一小时练琴、半小时看巧虎、半小时写数字、半小时运动……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一般晚上宬宬到九点左右才能上床睡觉。爸爸觉得他这样的安排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他自己也是放弃休息时间一直陪着孩子,他已经是尽心尽力了。但是这些安排得满满的时间里孩子是不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访谈后我曾问过宬宬,你喜欢每天回家做的事情吗?宬宬的回答是不喜欢,他告诉我他不能玩了。可见,对于一个大班的孩子,宬宬爸爸的观念与做法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谈到孩子吃饭慢的问题,宬宬爸爸说在家里也是一样,一般情况下爸爸会比较严厉地批评,或者不断地催促,这样宬宬就会吃快一点。从家长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宬宬爸爸现在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属于权威型,他帮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只要这样做就好了,这对本来就能力稍弱的宬宬来说,会有些招架不住,但是迫于爸爸的严厉与压制,宬宬根本就没有反抗的机会。所以宬宬现在变得沉默寡言,我想这与宬宬爸爸的教养方式有着较大的关系。在访谈中,我和宬宬爸爸一起探讨了我们到底该怎样帮助宬宬获得较快的发展,并和宬宬爸爸在如何教养孩子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期望宬宬爸爸能转变他的教养态度,耐心地和宬宬一起成长。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俯视型教养态度的家长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强调服从家长意愿,对孩子的干涉过多,管教过于严厉。教育中对孩子态度生硬、方式方法也比较简单,只从家长的主观意志出发,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看法,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愿望心理感受,经常使用命令式的言行使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经常处于被动、压抑状态,缺乏自制能力,往往会表现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的能力,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3.仰视型

    仰视型教养态度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比较多的是溺爱。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无原则迁就。仰视型教养态度的家长一般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即使孩子提出过分的要求往往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一类型的家长孩子怀有过多的爱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与缺点既不制止,也不纠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无拘无束,任性胡

【个案描述】天天在幼儿园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没事总喜欢在教室里乱窜,有时候老师提醒了他也不听,继续我行我素。天天在幼儿园还喜欢捉弄小朋友,有一次他把前面座位小朋友的椅子偷偷地拿走了,让前面的小朋友坐下去的时候摔了一跤,天天看着还哈哈大笑。虽然老师严肃地批评了他,但是似乎他还是不以为然。在和天天妈妈的访谈中,我向他讲述了天天在幼儿园的种种表现,天天妈妈也向我们道出了她的苦衷:天天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住一起,外公外婆对天天从小就太宠爱了,什么事情都依着他,喜欢什么就买,有一次天天要求外婆给他买一种新的陀螺,一开始外婆不同意,天天便开始哭闹不止,直到外婆同意为止。无原则的溺爱让天天养成了这种心理,现在天天妈妈虽然对孩子的表现很不满意,但是她也束手无策。后来我和天天外婆也进行了一次交谈,特别向她说明了天天现在的行为表现对孩子带来的危害,还影响了天天在同伴心目中的形象,长此以往不利于天天的成长,希望今后天天外婆和外公能跟爸爸妈妈一起对天天严格要求,不要再对孩子无原则的宠爱。

    由此可见,家长特别是祖辈对孩子长期的溺爱会导致孩子养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等不良个性。这种抚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当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与愿望相背时他们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于家长他们也表现出很强的依赖和无尽的需求,而在任务面前则缺乏恒心和毅力。

二、树立正确的家长教养态度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形成良好的教养方式,才能陪伴孩子的健康成长。

1.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潜移默化,家长的行为方式、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成为孩子的榜样。

2.赏识孩子,适当放手

作为家长,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家长要抓住机会给孩子以恰当的鼓励和赞美。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去尝试。家长要大胆地放手,不应该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想帮孩子代劳,而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尝试、去感受,久而久之孩子便能在各种锻炼中学会克服困难,体验创造的过程和成功的喜悦,也会增强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

   3.感受关爱,适当挫折

   关爱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而成长中的孩子更是需要关爱,尤其是家长的关爱,所以家长应当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一些挫折,从而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提高孩子心理调节的能力,发展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4.平等沟通,循循善诱

    家长应成为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建立朋友式的关系,与孩子平等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细心关注孩子的情绪、行为的微妙变化,给孩子以理智的爱和恰当引导。在孩子不开心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予理解,使其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家长要对孩子要循循善诱,对待一件事情应该讲明道理,采取民主协商的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心悦诚服,给予孩子启发性的帮助。

    家长的教养态度决定着家长的教养行为,家长的教养行为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期望通过与更多家长的访谈,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 阅读(124)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