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6
深入阅读第四章中“养成接纳的心态”以及“关注儿童的观点”两个章节,找出对你最有感触的5个关键词,深度阐述你的理解。
思考:5个关键词:耐心、接纳、等待、目的、儿童观
首先解答两个问题:
1背景和价值观中什么东西影响我对这一情境的反应?为什么?
个人觉得还是儿童观的问题,儿童观可作为教师做决定和行动的基础。教师如果和儿童一起参与更深层次教和学的过程,同时提升自身经验,理解儿童的观点就显得至关重要。要做到细致观察、仔细倾听,需要我们多实践。教师必须暂时搁置规定儿童必须做什么的日程安排,而是跟在儿童身后,从他们的角度理解经验。对儿童的想法感兴趣,会使教师在工作中充满智慧。
2教师行为如何影响这一情境?
所以教师要学会耐心、接纳、等待。我看到这两个章节中有几个非常值得深思的片段。
正如乔纳森·科泽尔所言,在儿童教育工作中,起点也是需要停下来的时候,教师应放慢脚步看一下当前发生的事情,提供一点时间让儿童开展活动。这句话让我感触是很深的,记得有一档非常精彩的见习律师PK的真人秀节目,当一个案件出现的时候,有两位见习律师表现得和他人不同,他们没有马上启动,而是先做推演,在起点处放慢并没有真正削弱他们的速度,后来他俩分获冠亚军,并且受到了国际评委的大家赞赏。理性对待其实在儿童教育工作中犹为重要。了解儿童真正需要的,才是最重要的。
文中有一段给了我非常深的印象“我意识到,基兰发现扔的手镯会像陀螺一样在地上打转,然后速度减慢,最后停下来。看到操作手镯的新方式,我很兴奋地把其他孩子叫过来,看基兰的新玩法。很高兴,我能停下来考虑基兰的想法。但让我惊讶的是,基兰居然能发现这种玩法,而他才14个月大!他的发现成为我们玩手镯的一部分。现在,孩子们都已经擅长控制这个物理科学的小发现。”我对这一段的感受是:天哪!这是一位神一般的老师吗?她观察角度的精准,和她反应的敏捷度都让人钦佩。而这些正折射出老师的儿童观。儿童观可作为教师做决定和行动的基础。
最后要说的便是其中所提到的目的,教师通过激发儿童内驱力以达成目标。内驱力决定了儿童早期是大脑发育的最快时期,这一时期大脑神经连接的数量大约是每分钟25万次,这是令人吃惊的数字。因此,儿童时期没有寻常时刻。真正实现儿童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