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7
围绕第四章,深度阅读“跟随儿童的兴趣,进行对话”,阐述对儿童对话的真实理解。
读后感:
儿童的对话是儿童内心感受的表达,是儿童思维想象的外化,是儿童发展的表征。因此儿童对话的理解不应只限表面。《跟随儿童的兴趣,进行对话》这一段落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几句——
l 在儿童引领下进行的真实对话与缺乏互动的教学方法不一样。你可以把这种对话看作是与儿童一起完成的教与学的舞蹈艺术。
l 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l 我利用自己的好奇心与儿童交谈。并且共同关注‘发生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该做什么’。
第一次看到有人把对话的艺术比喻成跳舞。在儿童引领下的真实对话必须认清是以儿童为主体,而且是教师追随着儿童的。而舞蹈是什么?舞蹈是艺术,它的节奏、转换都很复杂,需要教师持续注意并拥有坚实的脚步。如此努力地工作很值得,因为它给教师带来重大意义和无比的快乐。好的对话术便是一种艺术。教师和幼儿便是共同完成这支舞蹈的舞者。
生活总是充满惊喜,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教师学会等待,充满好奇心和平常心地对待孩子的种种表现。莱尔斯说过,当你成为孩子时,那些惊奇的事就太平常了。
为我的好奇心喝彩,长久地拥有有好奇心的教育者是真正的宝藏。其实儿童教育非常简单,就是陪伴孩子成长,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贡献适宜的帮助。
只有理解儿童的观点、仔细观察儿童的活动,教师才能随时和他们交流。
在《橡皮泥艺术》这个案例中,我特别喜欢这一句“珍妮的身体向前倾斜,表示自己很认真地学。她说:“好的,我会沿着这些线做,接下来要做什么?”真正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我们看到珍妮老师无论是肢体还是语言都透出对儿童的尊重,按照儿童的方式去学习,在整个对话过程中,不断地给读者呈现出那妙趣盎然的画面。我们不禁为珍妮老师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