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意图:
(一)教材解读:
《小种子》是一本寓教于乐的图画书,趣味性、知识性兼具,作者艾瑞·卡尔借由许多小种子乘风离开果荚,直到落地生根、开花的旅程,以简单的文字,明朗的图画,清楚地呈现生命之息息相关、延续不易。这是一本不需要太多解说,孩子便能明确感受的图画书,“生命”的价值与延续,不言而喻。全书采用的是剪贴画的形式,简洁的图案,绚烂的色彩极具视觉冲击力。翻开绘本,孩子们将跟随着颜色,跟随着小种子展开了一段风中之旅,展开了一趟生命之旅。《小种子》和它丰满的生命张力,会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播下美的种子,让孩子在欣赏迷人的四季变换之余,了解到生命成长的可贵与不易。
(二)幼儿解读:
种子,对于孩子并不陌生,在自然角中,孩子们亲手播撒过种子,看着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了解种子生长的全过程,但是孩子们不了解的是,每一颗种子的萌发、生长并不都是那么容易的,种子终要发芽可能要躲过热、逃过冷、飘过海、飞过沙漠,从觅食的鸟、饥饿的老鼠嘴边经过,同类的竞争、异类的踩踏,甚至人的“爱美之心”都可能改变它脆弱的命运!这颗种子,还犹如我们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样要经历千难万险,才能成长壮大。小种子的生命之旅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了解生命的艰辛、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历程。 而在美术方面,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构图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剪贴、撕贴的方式进行美术创作,作品充满想象与创造。
(三)设计理念:
本次活动是绘本阅读活动的拓展,活动中,我将和孩子们共同回顾故事的情节,说说小种子经历的各种场景,欣赏绘本独特的美术表现方式,通过看看、说说,让孩子们对情节有深入的理解,并大胆想象,拓展故事情节。同时整合孩子的已有经验,运用孩子熟悉的剪贴、撕贴这一表现方式,完成绘本故事的拓展创作。在创作活动中我鼓励孩子自主选择创作方式尽情表现,考虑到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兼顾到不同能力孩子,我将提供相应数量的半成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回顾绘本内容,巩固绘本的情节要素,了解绘本的创作特色。
2.学习用剪贴的方式创作巨人花及相应的背景。
3.能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熟悉绘本《小种子》故事情节与相应的场景。
2.ppt课件、供幼儿欣赏的作品。
3.刷有颜色的铅画纸、作业纸、剪刀、胶棒等。
4.创作相应场景的半成品。
四、活动过程:
(一)迁移经验,激发兴趣。
1.结合PPT课件,回顾绘本内容。
师:这几天,我们认识了一颗勇敢而坚强的小种子,秋风带着小种子去旅行,它们经过了哪些地方?()
这些地方小种子能生根发芽吗?落到泥土里,小种子就安全了吗?它又会遇到哪些危险?(引导幼儿结合课件回顾绘本中小种子经历的场景,说说小种子从离开果荚到变成巨人花的经历。)
2.教师小结,引发主题。
是呀,经过重重困哪,小种子终于生根发芽、长大、开出了一朵最美丽的巨人花,为什么说这是一朵巨人花?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幼儿再次细致地观察画面,说说成为巨人花的缘由。)
(二)了解绘本的创作特色。
1.(出示图书)你喜欢这本书吗?为什么?
2.你知道这本书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幼儿自由猜测,并说明理由)
3.教师介绍绘本中的美术元素及创作特色。
运用彩色纸剪贴喷刷等方式进行创作,色彩浓郁,主题鲜明,语言很有寓意。
(三)幼儿自由想象,拓展绘本情节。
师:又是一年秋天到了,巨人花的果荚又打开了,又有无数的小种子随着秋风去旅行,这一次他们会克服重重困难与艰险,长成一朵巨人花吗?他们会长成什么样的巨人花?(幼儿自由讨论、表述)
(四)教师动态演示通过撕贴、剪贴的方式创作巨人花。
1.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动态演示创作巨人花的过程。
2.创作背景。
师:你的巨人花会开在哪里?怎样让人家知道这是一朵勇敢坚强的巨人花?
(五)欣赏范画,幼儿想象创造。
1.出示相应的作品,引导幼儿从花瓣的形状、叶子的特征、等方面引导幼儿欣赏观察。
2.幼儿想象创造,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运用撕贴、剪贴等方式表现巨人花,并贴上相应的参照物,来突出巨人花。
(六)作品赏评。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巨人花,他是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的,他遇到了哪些困难。
活动点评:
1.回顾绘本重点突出
绘本篇幅较长,小种子从离开果荚到最终开出巨人化经历了重重困难,经过了多个场景,如果在回顾绘本阶段把书从头阅读到结束,显得重点不够明显、突出,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秋风带着小种子去旅行,它们经过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小种子能生根发芽吗?落到泥土里,小种子就安全了吗?它又会遇到哪些危险?”这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孩子有选择地进行回忆绘本内容,有重点的熟知绘本情节,为后面的拓展创编及创作活动做好准备。
2.材料提供巧妙有效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面对孩子的创作能力和作品效果的两难境地。有时幼儿很努力地去创作,但由于能力的限制,作品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本次创作活动中,撕贴巨人花对孩子来说都能掌握,但对于撕贴背景中的人物、汽车、房屋等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从创作时间上来讲也会很拖沓,预计到这一状况,教师采用了提供半成品的策略解决了这一问题。活动中,孩子先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创作出了独特的巨人花,接着又用教师提供的半成品设计背景,更有一部分孩子在模仿教师半成品的基础上再次创造,让孩子把组合粘贴背景的过程变为了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状态,同时又再次锻炼了撕贴这一美术创作表现手法,拓宽了幼儿想像空间,使幼儿的思维更开阔,创作的技能要求和重点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