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即经验》阅读推荐 2021-07-16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其他 资源类别:理论 资源年级:幼儿园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理论书籍推荐

《艺术即经验》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创作的哲学著作,1934年首次出版。

我园江苏省教育教学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是《师幼再构幼儿园民间艺术课程的实践研究》,江苏省教科院何峰博士推荐这本书。因本人对哲学类书籍一直都存在阅读障碍,故阅读之前也担心这本书会比较的枯燥,但实际读来整本书通俗易懂,“活的生物”是全书的纲领,提出“艺术的源泉存在于人的经验之中核心主张。杜威批驳了那种把艺术看成高高在上、理当受人顶礼膜拜的思想,他指出这种博物馆艺术观念的错误根源是因为人们把艺术从日常经验中的事物分离出来。只有回到普通和平凡事物的经验中去寻找寓于这种经验之中的美学价值,才可能就公认的艺术品或以公认的艺术品为基础进行理论的探讨。同时,他也指出艺术的任务是恢复美的经验与日常生活进程之间的连续性。

《艺术即经验》根据1931年约翰·杜威在哈佛大学纪念威廉·詹姆斯学术讲演会上所作的关于艺术哲学的十次演讲汇编修改而成,于1934年正式出版。 《艺术即经验》中杜威以“经验”为其艺术观的出发点,阐述了“艺术即经验”的美学观。《艺术即经验》一书共14章,第一章“活的生物”是全书的纲领,提出“艺术的源泉存在于人的经验之中",指出艺术的任务是恢复美的经验与日常生活进程之间的连续性。该书在论证结构上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总体上讲述了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艺术的统一关系;第二部分侧重介绍了审美经验的特征;第三部分主要强调了艺术的作用。

杜威认为经验最完美的表现就是艺术,经验即艺术,并认为从审美经验中去寻找艺术的答案是不可能的,这种答案只能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才能找到,审美经验必须首先适宜这种知觉经验。该书主导思想是把经验看作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的各种情感和意志的表现,是人对刺激的一种反应。《艺术即经验》从活的生物概念开始,力图在哲学上恢复人与动物、有机物与自然之间的连续性,从而建立以经验为核心概念的哲学上的一元论。该书主导思想是把经验看作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的各种情感和意志的表现,是人对刺激的一种反应。杜威认为经验最完美的表现就是艺术,经验即艺术,并认为从审美经验中去寻找艺术的答案是不可能的,这种答案只能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才能找到,审美经验必须首先适宜这种知觉经验。


附件:

    • 阅读(140)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