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本工作室将围绕共同的行动目标,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通过大项目协同推进,小项目领衔管理,协同团队成员一起承担初中英语教育研修和教学研究任务,达到互助、分享和共生,建立具有实质意义的工作室专业发展共同体。
一、背景分析
本工作室人数较多、教龄年轻,各成员基本都是各校的业务骨干,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开展着教学和科研等管理工作,成员涉及城乡八所中学,有覆盖面广、层次丰富、专业视角多元的特点,这些成员专业水平的提升,将对教师专业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将有助于课程深度续进。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无锡市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文件精神,以“专业发展、示范引领、教学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营造浓郁的教科研氛围,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养一批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前教育名师。发挥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一系列专题研究,探寻课程不断优化的路径方法,为推动我市初中英语教育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我市初中英语教育质量做出实际行动。
三、工作目标
核心概念:英语课程项目化协同推进
纵坐标:两个大项目:区域联盟初中英语教育项目化深度推进、初中英语教育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四个小项目:项目化成果落实;初中英语阅读课程推进;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学生发展评价等
横坐标:三个团队特色
建设学习型团队:促进工作室成员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打通资源共享通道,建设好骨干教师成长的孵化地。建设研究型团队:借助团队的合力攻关,探索教研、课程中现存问题的破解方案,借助理论研修发展提升自我认知,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建设辐射型团队:提升工作效能,鼓励成员以专业发展经验带动各校研究小组或教研团队的成长,优化成果,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四、研修目标:
1.结合读书、实践、研究,召开专题研讨会,提升成员的教育理念。
2.进行校际教学交流活动,确定专题进行举办名师工作室论坛活动。
3.网上理论研修,读书学习,撰写读书笔记,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
4.推进项目实施和研究,指导教师撰写发表研究论文,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化。
五、措施:
1.工作室提供与项目相关的专业理论学习书籍,暑期开展共同阅读活动,并撰写学习心得,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2.围绕项目内容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分工明确领衔组织者,并通过工作室网络平台进行发布,起到辐射引领和资源共享作用。依据项目的内容、实施方式和工作要求有序推进,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研修和成果交流。
3.讨论申报省、市级课题内容,结合项目围绕问题寻找适宜的解决路径。定期召开课题研讨现场推进会,项目负责人有序推进工作,督促所负责项目的的规范实施,为达到预期效果做好保障。
4.每学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提升工作室成员教学水平,同时扩大辐射面。 定期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送教,注意过程积累,及时撰写和发表有价值的课题论文。
5.组织1-2次专家引领活动,开拓工作室成员的眼界,从思想和行动上获得启发。
6. 工作室成员开设一定数量的市级以上公开课、培训讲座或教学论坛(报告会、研讨会);
7.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通过举行专业讲座、公开课、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观看专题记录片深入课堂现场指导,外出观摩考察等形式拓展成员视野,夯实成员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工作方法
1. 互助式:分享个体成员领衔项目的成果,相互协作、共同提高。
2. 聚合式:团队成员围绕统一目标达成共识,同步行进。
3. 项目式:轮流领衔项目推挤任务,项目负责人组织对项目进行理论研修、成果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