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8:一心一意总关情 《做成功的班主任》读后感
2021-08-12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三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一心一意总关情
《做成功的班主任》读后感
庞灵琳
《做成功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提出的观点、举明的案例非常的生动形象,贴合实际,拉近了我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对我从事的教师工作和日常的教育活动深有启发。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与班主任日常工作仅仅结缘了半个学期,那时候因为学校的工作安排我去代了半个学期的班主任,虽然一直教那个班美术课,但是以班主任身份与学生相处对学生与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要在短期内了解每个孩子的“脾气”和“小心思”,从早读到放学时刻关注每位学生。
读着这本书,思绪把我拉回五年前,我感触最深的一篇是:《教育,就是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作者郑光启老师提出了一个教学观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放慢脚步,陪着学生一起成长,静待花开。
郑老师在这篇文章中列举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三只蜗牛,通过这三只蜗牛的实际案例来陈述他的观点。第一只蜗牛是一个问题学生,抽烟,打架,行为恶劣。转学到郑老师学校后,在他的严厉要求下,坏习惯改掉了,学习成绩也上来了。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老师的严苛要求让他喘不过气来,这只小蜗牛又开始通过抽烟、打架来缓解压力,最后又变回了以前的样子。直到蜗牛离校的那一天,老师在学生的抱怨中得知自己的呕心沥血换来的是学生对自己的恨。自己无视蜗牛的感受,只是一味的催他、逼他,结果蜗牛受伤了,失去了前进的信心。第二只蜗牛,因为自己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他学习差而态度差。这份不经意间的善意感动了这只蜗牛,他为老师送上了一个苹果。第三只蜗牛实际年龄16,却有着五六岁左右的智商,胆小怕人。在老师的细心呵护下,他逐渐变得自信大方。
这让我想起之前教过的一个孩子,一犯错就把问起抛给别人,流露出“无辜”的眼神,几次交流下来我发现他内心很缺安全感,父母离异让他内心缺爱,就怕犯错爸爸妈妈不爱他,可是越怕犯错越要犯错。在与他母亲沟通中我了解到母亲对孩子的愧疚,想加倍补偿孩子,确没有让孩子学会感恩。在学期期末我给他一个小奖品作为约定的奖励,他非常开心,我说:“你获得的奖励有一部分是在妈妈的帮助下才获得的,你的奖励还应该与妈妈分享。”没想到他回到家真的把奖品送给了妈妈,当天晚上他妈妈和我打了很久的电话,在电话那头我感受到妈妈激动额心情。回顾文中的章节,教授这三只蜗牛的过程中 ,也我逐渐明白了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时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进度和教育方式。
教育,就像是创作一件作品,不能操之过急,要用心等待,终有一天能开花结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