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阴市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2022.02—2023.02)
李楠
一、指导思想
本工作室在江阴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江阴初级中学的大力支持下,于2020年2月正式成立。根据《关于第二批江阴市名师工作室相关事项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本工作室希望能借助专家的引领,团队成员的主动作为,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课例研究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教学策略和对教学情景的认识;提高教师对初中英语学科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会学习”的认识;增强教师在教与学活动中的学生意识;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希望通过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搭建促进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同时提高工作室成员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从而推进我市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二、具体研修方法:
(1)自修与集中相结合 在研修方式上以自修为主,同时每月集中一次,围绕研修主题,有计划、分专题开展理论辅导,或选定课例开展实践研究。
(2)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考虑学员分散,将借助网络优势,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工作室QQ群,及时发布研修通知;上传各类研修资料供学员共享,在江阴市教育信息网上建立“李楠名师工作室网站”,定期上传培训活动简报内容、学员心得交流与教学反思;组织学员定期参与网络研讨;组织导师在线答疑,及时解决学员在研修或工作中的困惑。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生长:除安排导师专题讲座,外聘专家讲学外,工作室为每位学员配备有关专业类书籍,供学员研修期间研读,并定期举办读书沙龙等活动。
实践研究:遵循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以课型为研究抓手,每次围绕一个专题,聚焦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提升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
(4)观摩与交流相结合 观摩是一种吸纳,交流是一种倾吐。工作室打算从四个方面做好研修交流工作:学员与学员间的交流、学员与导师的交流、学员与专家的交流、本地与外地教师的交流。
(5)岗位与校本相结合 根据片区将学员分组,导师和专家深入学员所在学校进行个别化指导,针对学员实际情况进行点对点的指导,推动学员即学即用。同时,鼓励学员将研修渗透到校本研修活动中,深化学习内容,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促进同伴共同发展。
三、工作安排
时间 |
内容 |
负责人 |
2021.11-2022.2 |
1.制定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 2.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合理分工; 3.完善健全工作室成员考核评价制度; 4.成员围绕工作室科研课题交流课题感悟,申报子课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 |
李楠 |
2022.3-2022.4 |
1. 研讨、完善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汇报读书心得; 2. 将工作计划等上传到江阴教育网;完善、更新工作室网络平台信息; 3. 邀请专家组对本人主持的省级课题进行开题论证; 4.下发、解读、研讨“促进初中英语教师PCK提升的课堂观察研究行动研究”; 5.确定下次活动时间、主题,课例研究推进会的的时间、内容。 |
特邀专家 |
2022.3—2022.5 |
1.开展“江阴初级中学英语拓展课程”专题讲座; 2.实施暑期教科研,如专业阅读、子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 |
李楠 |
2022.6-2022.12 |
1.汇总假期科研成果,并上传江阴教育网络平台; 2.在江阴初级中学开展公开课活动,进行课例研究示范; 3.组织录制“优秀课堂教学课例”; 4.召开课题研究推进会,进行阶段研讨、总结。 |
陈磊 |
2022.12-2023.2 |
1.开展“如何撰写论文”的专题讲座; 2.组员交流名师成长之路的学习感悟。 |
特邀专家核心成员 |
四、预期研究成果
1.完成省课题《基于初中英语教师PCK提升的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开题论证,并实施课题研究;
2.以江阴初级中学为研究基地,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教学的范式,并将资源辐射到农村初中;
3.以省课题为核心,工作室每位成员进行一项子课题的研究;
4.每位成员至少发表一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
5.每位成员至少一学年完成一节高质量的课堂实录。
本工作室将依托课题研究,潜心于课堂教学,不断反思、总结、完善,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努力扩大工作室在我市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