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晔名师工作室徐娜市级以上活动指导:宣讲稿《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 2022-04-11
网站类目:课堂实录 活动级别:市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徐娜 所在单位:江阴市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2-04-11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寒尽春晓,一元复始,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笼罩已久的疫情阴霾,也在人们对春的期许中,渐渐散去。

2月19日,牛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周末,《解放军报》一篇长篇通讯《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猝不及防地,搅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弦。当晚,相关视频首度公开。通讯和视频震撼人心,真实还原了大半年前发生在祖国西部边陲的那次边境冲突,令人气愤无比。

面对来犯之敌的蓄谋暴力攻击和数倍于己的外军,我戍边官兵有胆有识、勇谋兼备、毫无畏惧,与对方展开了殊死搏斗。“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这是高原边防官兵们誓用生命捍卫的信条。

在那次边境冲突中,除英雄团长祁发宝身负重伤外,其他四名年轻官兵均不幸罹难。国人将永远铭记这些英雄的名字: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他们为国捐躯时,都正值大好年华,年龄最大的陈红军牺牲时只有33岁,年龄最小的陈祥榕出生于2001年!

一条流传甚广、读来深有共鸣的网友评论这样写道:“黄昏将至,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想不通这些身强体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我在深夜惊醒,突然想起,他们是为我而死。”

是的,他们是为“我”而死,是为每一个能够安享和平、经营日常的国人而死!

边境冲突,是对人们日常经验的无情冲击。当我们关注“白米饭”“快乐水”,关心工作、恋爱与房价,乃至“沉沦”于日常琐碎中时,一定不要忘记,每一缕黎明的曙光,都由一群在边境线上不辞辛劳守岗巡逻的戍边官兵托举而起。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边境冲突,更冲击着当代青年的成长认知。与老一辈相比,今日的青年一代,是在和平安逸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尽管我们不乏对革命战争的集体记忆,尽管世界近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战争,但青年一代在成长岁月中,未曾经历过战争。如此切近的边境冲突,构架了一个青年人并不熟识却可能在未来不得不面对的场景。我们爱好和平,但一定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和平即是常态,更不能就此安于和平。经此一事,我们不得不去反思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所面临着的诸多风险挑战,不得不去反思个人与国家命运间休戚与共的关联。青年一代,要为最险恶的时局、最艰难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9岁的戍边烈士陈祥榕曾写下的一句话。它更是一行最美的诗,通过这行诗,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是有多么纯粹。

从“谁是最可爱的人”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从朝鲜战场到喀喇昆仑高原,从黄继光、邱少云、杜富国、王亮到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军人精神何以总能一次次引领中国青年?所凭,正是这种清澈炽热、纯粹无瑕的爱,爱祖国、爱人民,远胜爱自己。这爱,让每一位人民子弟兵,在祖国需要、人民有难的时刻,总能迸发出巨大能量,英勇无畏地站出来,为了一个崇高的使命,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牢牢筑起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的钢铁长城。

当发起冲锋的那一刻,他们已然成为英雄。从汶川地震到木里火灾,从抗疫大战到此次边境冲突,任时光穿梭、时代更替,英雄的精神赓续不息。

多难之所以兴邦,根本在于,每一次大的磨难与考验,都是对集体意识的唤醒,是对共同体情感的确认与强化,从而激发出无可比拟的精神团结,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因为英雄与先锋,正是这集体情感与精神团结的人格化身,是民族与国家不屈的脊梁。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了太多磨难,但从未被压垮过,总能不断在磨难中成长、奋起,屡创辉煌;也只有遍历了苦难和辉煌的文明,才能谈得上伟大复兴。

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可喜的是,青年一代的爱国情感,尤其是对英雄的崇敬与热爱,早已内化为自觉意识,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已成为社会共识。靠着这份自觉与共识,无论国际格局如何复杂多变,我们定能披荆斩棘、阔步前行。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他们为“我”而死,“我”必承其遗志、扬其精神,只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