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与中国新诗的比较及教学路径——以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第四单元《迷娘(之一)》为例 2022-04-12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面对新教材需要新的教学策略,处理方式,才能更好地用好新教材,从而实现用教材教,依托教材来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

外国诗与中国新诗的比较及教学路径——以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第四单元《迷娘(之一)》为例

郑仁水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04-07 09:53


编者按


2021年11月19日至12月6日,由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总工会主办的福建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在福建教育学院隆重举行。大赛之后,承办方福建教育学院注重集中开展参赛选手教学技能的分析,开发大赛资源,做好案例教学相关研究,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福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郭春芳教授说:“带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进步,才能真正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以赛促优的目的。”为此,本刊编辑部约请到福建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承办方执行副组长兼竞赛组组长范光基和部分专家撰写评析文章;同时约请了高中组语数英等三门学科的一等奖获得者撰写文章。对这些过关斩将的“胜利者”,本刊约稿时给的是开放式话题“就您所关注的当前课改前沿问题谈谈看法”,读者诸君可以看到,三位获奖者不约而同谈的是“大概念教学”,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也说明“大概念教学”这个主题值得大家关注。第四期“理论与实践”专栏推出的也是这一主题的文章,敬请关注。


外国诗与中国新诗的

比较及教学路径

——以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第四单元《迷娘(之一)》为例

摘要:外国诗难以解读,语文教师必需借助语言的审慎观照,打开诗歌阅读空间,将诗人隐藏于文字背后的秘密传递给学生。文章在外国诗与中国新诗比较的基础上,以统编教材高中选择性必修中第四单元《迷娘(之一)》为例,阐述如何读懂诗歌,确定学习目标,进而探寻教学路径。

关键词:外国诗;中国新诗;比较;教学路径


福建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项目的试题是:

结合《树与天空》这首诗,进行《迷娘(之一)》片段教学。

面对外国诗,“诗家语”的奥秘与神奇,诗歌的主观性、抒情性、跳跃性、暗示性、象征性以及高度凝炼、多层含义的语言等,加上转译带来的隔阂,往往让我们望而生畏,如果不是出于对缪斯的爱好或者教学需要,少有语文老师愿意耗费精力与心智去破解外国诗之谜。有的语文教师面对统编教材高中选择性必修中第四单元的外国诗感到茫然,实可理解。

与外国诗接近的是中国新诗。大部分语文老师并不拒绝中国新诗,尤其是表达显豁、明确、到位、没有含糊其辞、没有模棱两可、更不炫技与卖弄的新诗。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首次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编入课文时,如一缕春风,给语文老师带来新奇与冲击。我记得当年乘车来到太姥山麓东海之滨,几十位语文老师甫一下车,面对波涛滚滚的海水,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一位年轻老师情不能已,当着众同行朗声背诵:“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家静静地听着,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是心灵的共鸣。

一、外国诗与中国新诗比较

将外国诗与中国新诗作比较,或许有助于我们寻绎到外国诗教学的路径。下面,举两个例子作对比。

例一,美国女诗人莎拉.蒂斯黛尔(Sara Teasdala)的《雪歌》(Snow Song)(陈义海译)的第一节:[1]

精灵般的小雪花,小雪花

飘呀,飘呀,你四处飘洒

我是否也可以

像你这样飘洒

轻轻地,轻轻地飘向天涯

中国浪漫派诗人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的第一节:

假如我是一朵小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原诗均较长,仅各引第一节。不难看出,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寄情于雪花,借助雪花这一意象来表达爱情,且二者的架构异曲同工。蒂斯黛尔希望自己像一朵“精灵般的小雪花”,在天际间飞舞;渴望像小雪花那样飞到爱人的身边,并愿意死在她爱人“温暖的嘴唇上”。徐志摩则在诗中假设,“假如我是一朵雪花”,要“在半空中潇洒”,要像雪花那样“飞飏”,并最终融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皆写出爱情的美艳,可谓是心有灵犀。

例二,爱尔兰诗人叶芝《茵纳斯弗利岛》(袁可嘉译)的第一节是这么写的: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笆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本段写诗人准备动身去茵纳斯弗利岛,以及自己到岛上的打算。诗人采用的是白描手法,用小屋、云豆架和蜜蜂巢勾勒出一幅理想中的田园图画。

再看中国现代诗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一节: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将两首诗歌的第一节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中外诗人在诗歌中的唯美主义倾向、意象的选择和意象背后蕴含的内心世界的隐痛,都有其相似之处。

综上,在意象以及意象承载的情感、节奏、写作手法、架构等方面,中国诗歌与外国诗歌有其相似之处。当然,无论是外国诗还是中国新诗,都显得疏隔甚至晦涩难懂。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是简约主义的艺术,其语言具有跳跃性、不确定性。诗人凭借其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作为文字驱使者,对文字进行打磨、经营,竭力在创作的诗歌中呈现语言生成过程中的诸种形式,或循规蹈矩地遵循词句内部的规律与法则,或凭借丰盈的心灵与活跃的思维进行感觉的转换,或利用文字的不确定性与隐藏性制造出迷宫式的场景,或利用文字相对于思维的独立性及逃逸的可能,或充分利用语言的开放与语言组织形成的巨大空间……给读者制造种种迷障。就像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树与天空》,想象奇特,意境朦胧,甭说无法逐字逐句推敲追索,就是展开想象,也难以进入诗人创造的奇异的世界。学生难以读解、把握,对于教师而言,同样是一个挑战。但是,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也是读者,教师必须试图还原语言自身的驳杂原貌,结合创作背景等洞察其写作行为,借助对语言的审慎观照,打开诗歌空间,将诗人隐藏于文字背后的秘密传递给学生。

二、外国诗的教学路径

正是外国诗与中国诗歌存在某些相通之处,给外国诗教学路径的寻绎带来方向。当然,教材中外国诗歌的教学应当遵循相应的规则。换言之,单元导语、课文后的“学习提示”及“单元研习任务”不仅是教学指归,同时提供了教学向度。下面,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删选录的歌德的《迷娘(之一)》为例,探寻外国诗的教学路径。

(一)读懂诗歌

所谓“知人论世”,要读懂一首诗,当然要了解作者其人及创作背景。迷娘,德语人名。《迷娘》共有三首,课文选的是第一首,系歌德的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小说人物迷娘的唱词。剧诗,是指戏剧中的诗歌,紧密联系剧情而展开,或烘托戏剧的气氛,或展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成为戏剧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德的《迷娘(之一)》当属于“小说诗”,即小说中的诗歌。《威廉•麦斯特》的主旨是描写主人公的成长、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主人公威廉•麦斯特出身商界,却醉心于戏剧艺术,参加剧团,到处流浪和演出。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麦斯特赎买收留。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谜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小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她的父亲后来流落街头,以弹琴卖艺为生,也被威廉•麦斯特收留。迷娘自从遇到威廉•麦斯特后,便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威廉•麦斯特。可是在流浪生涯中身心受到摧残,她最后病死了。《迷娘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因此迷娘对威廉•麦斯特用了“情人”“恩人”“父亲”三重称呼,来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唱出《迷娘曲》。

读懂外国诗,还要注意读诗的方法。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了一套完形组织法则,表示人们在知觉时总会按照一定的形式把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读外国诗不同于散文上下文的连接,分行排列的诗句融入了诗人的整体情绪与体验,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跳跃性,阅读时,行与行之间需要相互关照,进而获取其丰富的意蕴。这也与孟子所言相类:“说诗者,不以文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欣赏诗时,不能仅从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不可拘泥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整体出发,由浅入深地揭橥主旨。

《迷娘(之一)》分三节,每一节都由正歌和副歌组成。正歌部分借助不同场景的描述,表现了迷娘对故国的热爱与思念;副歌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通过“前往,前往”的重复,表达了迷娘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三次呼唤,三种称呼的转换,把迷娘对威廉•麦斯特复杂的情感和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迷娘对故乡深沉的热爱和对美好世界的执著追求。

(二)明确学习目标

如何确定学习目标?一则参照课标,二则根据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单元的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以及“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详见表1

表1 选择性必修中第四单元外国诗学习目标制定依据

综合表1各项内容,大致可确定如下学习目标:1.开阔视野,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提升人文素养;2.理解这首诗的内涵,领会多样的文化观念,尝试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差异,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3.感受诗歌的氛围,体会意象之隐喻,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节奏,体味诗歌意蕴。

(三)确定教学路径

结合“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围绕这首诗的“学习目标”,大抵可以确定如下教学路径:

1.

抓住意象,品析意境,领悟诗歌意蕴

诗歌第一节由柠檬花、橙子、蓝天、宜人的和风、静立的桃金娘、梢头高昂的月桂等意象构成。柠檬花就是柠檬树体上开的花朵,然后结成果实柠檬,相传是四世纪殉教的罗马少女圣维维亚纳之花,少女为护教而丧失了性命;桃金娘是美神维纳斯的神树;而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象征着爱情与美;月桂是阿波罗的神树;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光明、预言、音乐和医药之神,消灾解难之神,具有太阳神的属性,象征着光明与美好。这些意象营造了清雅秀美、幽美恬淡又显得宁静神秘的意境,表现了对故国意大利的依恋、思恋之情。“桃金娘”“月桂”有其象征意义,因而,这些意象同时是迷娘对恩人威廉•麦斯特的真切爱慕之情的含蓄羞涩的流露。

第二节写宏伟的建筑物,包括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等意象,这些意象明亮温暖,具有浓厚的罗马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具有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的鲜明特征,宏伟而壮美。这些意象构筑了华丽神奇的意境,表达了迷娘急于回到祖国和家乡的迫切心情

第三节由云径、山岗、觅路前进的驴儿、岩洞、危崖、瀑布等意象构成,一条崎岖而又充满凶险的小路,展现了阿尔卑斯山的险峻之美和神秘色彩,是作者回到祖国和故乡的曲折危险之路,营造了高险幽美、悠远神秘的意境,表达了迷娘思乡和回乡的强烈愿望。

2

反复朗读,聆听名曲,感受诗歌回环往复的声韵之美

全诗共三节,每一节的结尾(副歌)都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前往,前往,//我愿意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结合迷娘的不幸身世,不难感受迷娘身上那种急切而又无法遏制的强烈情感。一个流浪的孤儿面对收养自己的恩人,多少辛酸,多少漂泊,多少凄凉,无限的情感在心中激荡。正是这一声声呼唤,及其背后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感,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三次呼唤,既有感恩与报答,也有思念与渴望。而《迷娘曲》是迷娘歌曲中脍炙人口的一首,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为这首诗歌谱曲达百次以上。反复诵读,聆听名曲,情景交融,是一节诗歌教学课,也是一场美好而真切的听觉盛宴。

3

抓住称呼的变化,纲举目张

每一节的结尾(副歌)采用的是相同的句式,唯一改变的是称谓,即“爱人”“恩人”“父亲”。那么,三个称呼是指三个人,还是指威廉•麦斯特一个人?如果指三个人,“父亲”自不必说;从收养的角度看,“恩人”当指威廉•麦斯特。那么,这个“爱人”又是指谁?根据背景材料,迷娘爱上了威廉•麦斯特,“爱人”也可指威廉•麦斯特,第三个人又指谁?还有一种可能,三个称呼指的是同一个人,即威廉•麦斯特,“爱人”“恩人”易于解释,为何称之为“父亲”?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解放他们的想象力,推动他们去思考与探索。

根据陈日亮先生“以心契心,以文解文,以言传言”的“三以”读法,[2]不妨以诗解诗。结合诗中内容,第一节有“桃金娘”这一象征爱情的意象,“爱人”指威廉•麦斯特与意象相契合;第二节,“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文字背后是迷娘可怜的身世,“恩人”当指把她养育成人的人;第三节是返回故国途中所见的风景,一路陪伴的人,“父亲”当指带她回国的人。如果三个称呼指同一个人,当然是指威廉•麦斯特。迷娘心底爱着他,但是这一愿望无法实现,于是转而称他为“恩人”“父亲”,不仅表达了迷娘对威廉•麦斯特复杂、真挚而又深切的情感,也是情感的不断升华;与回乡之情交织在一起,表达得哀婉而深沉。

4

对比阅读,感受差异,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

根据“单元学习任务二”,将歌德的《迷娘(之一)》与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树与天空》进行比较,分析两首诗选取的意象及其“造成情感的起伏流动”。《迷娘(之一)》中的意象在上文中已经分析过,《树与天空》其实只有一个意象:树,或者说两棵树,一棵在雨中走动的树,一棵在夜晚静穆的树。树的背后是人,“一棵树在雨中走动//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我们”是观察者、陈述者与记录者,也可以理解成诗人,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树及其自然界。树不会走动,走动的是诗人,诗人感受匆忙的人生,即便在“灰色”中也依然“汲取雨中的生命”,在“晴朗的夜晚”以“挺拔”的身姿等待雪花绽开的瞬间,俨然无言的智者;作为树之喻体的黑鹂在果园里显得积极乐观又欢愉。真正健全的生命,懂得享受自然的每一种赐予。树也罢,黑鹂也罢,“我们”也罢,不论是雨天还是晴天,不论是白昼还是夜晚,和谐相处,没有冲突的理由,彼此构筑一个纯美、和谐与默契的世界……正所谓:“《树和天空》的想象十分奇特,意境似乎也有点儿朦胧,仿佛关联着许多方面的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

当然,教学的路径很多,只要遵循外国诗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之内,不必僵化死板地教学。这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诗是语言高度浓缩的精华,尤其解读现代诗,诗人和读者之间在知识性、艺术想象力、语言的跳跃性或精神向度的指归等方面,都需要高度的相通和默契,才会让一首诗的解读趋向尽可能的完美。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不妨将阅读的触角伸向现代诗,能够阅读《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潮》等专业刊物最好;退而求其次,读其他报刊中登载的新诗甚至读网络上的新诗;还应尽可能接触新诗评论文字。这是教学的必需,也是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义海. 徐志摩和蒂斯黛尔在雪中相遇[J]. 名作欣赏,2021(2):73.

[2]陈日亮. 如是我读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作者:郑仁水,大田县第一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文章来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年第2期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