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必修班)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1
命题:张永谦 2021.11.2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76分)
1.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这些文化遗存( )
A.奠定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B.标志中国迈入奴隶社会
C.体现人类社会的最早文明 D.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2.春秋时期,吴、越、楚、秦被视为蛮夷之国。《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 )
A.诸侯纷争激烈 B.华夷观念有别 C.习俗礼仪各异 D.华夏同源共祖
3.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大帝国之间存在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这主要得益于( )
A.罗马帝国的征服 B.中国商品的优势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两国官方的支持
4.推开斑驳厚重的历史大门,翻检汗牛充栋的文化典籍,我们触摸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脉搏。其中有这么 一部典籍,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典籍是( )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5.据《魏书》记载,北魏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都曾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至孝文帝时,出于对黄帝的尊崇,改姓元氏。北魏统治者此举的目的是( )
A.推动民族交融 B.巩固自身统治
C.结束分裂局面 D.加速封建化进程
6.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为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这反映出辽朝的( )
A.民族歧视政策 B.兵农合一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因俗而治政策
7.下列所示中国古代机构的变动发生在(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予谓方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诗人陆游这句话可以印证( )
A.榷场贸易的发达 B.孙吴政权开发江南
C.北方人口的南迁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9.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经济进一步发展。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②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③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④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考试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该制度是(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1.陈登原在其《国史旧闻》中曾对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很恰切的描述:“尚书虽为政务之官,反不如代笔人之楼台近水,于是密勿献替(备顾问),秉笔票拟,反为握权衡之现实。”材料反映的是( )
A.君主制 B.三公九卿制 C.内阁制 D.设军机处
12.李鸿章认为,要改变中国贫弱的现状,“必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 )
A.天津机器局 B.上海机器织布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3.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完“1840年至1901年间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内容后,拟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如下表),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最适合的主题是( )
主题:(1840—1901年) |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
A.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B.中国军民的奋起抵抗
C.中国工业化步履艰难 D.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14.美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发生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曾说:“中国人民从巴黎决议的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个整体。”该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1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不同历史阶段,民族工业的发展各有不同的表现。其中:民国初期,出现了发展民族工业的新浪湖,原因不包括( )
A.辛亥革命的影响 B.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群众爱国运动的推动
16.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增强科技实力 B.谋政治变革 C.求经济发展 D.向西方学习
17.1928年,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毛泽东旨在强调
A.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B.建立全国性革命政权的重要性
C.攻占中心城市的重要性 D.改变游击作战方式的重要性
18.下列物证中,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 )
A. B.
C. D.
19.三大改造期间,一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说,在旧中国受尽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无法实现兴办工业、救国图强的梦想。而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五年计划令人鼓舞”的原因是( )
A.中国实现了兴办工业、救国图强的梦想 B.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20.如图,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
B.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2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世界古代文明时,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B.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古文明的多元性
C.各大文明早期都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状态
D.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象征
22.伴随亚历山大东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等地,其生活方式、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A.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给亚洲带来巨大的灾难
C.加速了地中海世界的统一 D.推动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
23.世界最初的文明主要发源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反映出古代文明( )
A.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B.建立完善的国家机器
C.相互间处于封闭隔绝状态 D.建立较为紧密的联系
24.封建庄园是以大地产为基础,以超经济人身强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封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这表明封建庄园( )
A.具有自然经济特征 B.脱离了中世纪社会发展
C.剥削程度相对较轻 D.以集体劳动为主要形式
25.下表是11-15世纪欧洲兴起的大学数量及地域分布。推动这一时期大学兴起的主要因素是( )
国家地区 |
意大利 |
法国 |
英国 |
苏格兰 |
西班牙 |
葡萄牙 |
德意志 |
匈牙利 |
大学数量 |
20 |
18 |
2 |
3 |
13 |
1 |
16 |
3 |
A.全球航路的开辟 B.城市经济的发展
C.宗教改革的扩展 D.近代科学的兴起
26.某位意大利航海家有了一个既简单又天才的想法:如果地球像亚里士多德假想的那样是个圆球,那我们就可以直朝西航行,最终总会到达东方。1492年,他开始实践自己的想法。这位航海家最终( )
A.到达了东方 B.到达了非洲南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发现了“新大陆”
27.14世纪中期,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文化运动,并逐渐扩展到法国、英国等国家,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B.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C.处于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 D.具备多样化的人才结构
28.马丁·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这表明他主张( )
A.因行称义 B.教权至上 C.先定论 D.因信称义
29.下列“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历程”年代尺中时间标注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30.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了工业品的进口关税,率;到了40年代,又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上千种商品的进口税;1854年,英国取消垄断海运的《航海条例》。英国这一政策( )
A.适应了工业化要求 B.扭转了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
C.倡导国家干预经济 D.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
31.某学生小组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时,使用了如下图片资料。据此判断,这一主题应是( )
《共产党宣言》纪念邮票巴黎公社成立 攻打冬宫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B.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历史意义
32.如果将帝国主义定义为是“一个国家、民族或种族对其他类似的集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政治或经济的统治或控制”,那么,帝国主义就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而欧洲在19世纪后期的大扩张被称为新帝国主义。下列对“新帝国主义”表述错误的是( )
A.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以直接殖民掠夺和朝贡贸易为主要特征
C.新帝国主义的起源与工业革命紧密相关
D.推动了某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近代化进程
33.林承节在《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20世纪初亚洲革命虽告失败,但它所体现的“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里“亚洲觉醒”主要是指(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
B.无产阶级开始承担领导革命的责任
C.亚洲国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亚洲国家意识到联合斗争的重要性
3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被称为“亚洲的觉醒”,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其“新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 )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 B.斗争目标在于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
C.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 D.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35.九十多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
C.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地区
36.为了对付三国同盟,重新瓜分殖民地, 1892 年法俄签署协约,这意味着双方已经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分 歧——法国代表激进,而俄国代表反动和独裁。之后“法国资本源源不断地输进俄国,而沙皇则伸出头去 倾听《马赛曲》”。从根本上说,法俄签署协约的目的是( )
A.维持欧洲现状 B.争夺世界霸权 C.制造局部冲突 D.维护世界和平
37.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脱离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这一独立浪潮的发生( )
A.促成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B.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C.宣告非洲全境的民族独立 D.导致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
38.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推动国际关系的重组,在美国奉行单边主义、不断退群、阻挠国际合作的背景下,国际规则规范被削弱,全球治理遭遇严重挑战,国际体系呼唤新的领导者,加快联手,推动经济合作,维护全球化进程,打造新的国际格局。这表明( )
A.国际社会急需构建政治新秩序 B.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格局形成
C.反对霸权主义是当前重要任务 D.美主导世界格局引发世界问题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共24分)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主要少了两件东西∶独立和民主。却多了两件东西∶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由于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农民的斗争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样中国革命有在农村首先胜利的可能。
——摘编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等
材料二 1953—1957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这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这些建设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新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郭笑文《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
材料三 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指出,14年前(即1978年)我们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当前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和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革命道路。(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建设的特点及历史意义。(4分)
(3)材料三中的“新的革命”和“新经济体制”分别指什么?(4分)
40.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人类文明以海洋争夺为中心的“海洋时代”,深刻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洋时代”的来临
材料一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1418年的第一次试航就因为船员对赤道太恐惧而被迫返航。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恐惧慢慢消失,直到1500年人类历史上迎来一个重要转折点。
“海洋时代”下的世界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海洋时代”下的中国
材料三 为什么工业革命是18世纪后期而不是在早100年或1000年时发生?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从海外扩张之后欧洲惊人的经济发展中找到,这一发展是如此的显著,以致现在通常被称为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首要特点在于世界贸易的商品起了变化,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可可、茶、咖啡)新的染料(靛蓝、胭脂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航海家们打破恐惧、挑战海洋的“无形之手”有哪些?(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描述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过程。(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工业革命能够进行的经济条件。(4分)
历史试题1参考答案
1-5:ADCBB 6-10:DDDAD 11-15:CBABB 16-20:DABCB
21-25:AAAAB 26-30:DBDCA 31-35:ABCDC 36-38:BBA
39.
(1)民主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中共开创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道路)。(4分)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受苏联的援助。历史意义: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4分)
(3)新的革命:改革开放;新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40.
(1)无形之手: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社会根源:“黄金热”的推动;③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④商路危机: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东西方传统商路。(4分)
(2)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加速世界市场的形成(或进一步拓展);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分)
(3)殖民扩张引发商业革命,东西方贸易加强、欧洲消费结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本;英国早期的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提供了资本、市场、原料;英国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提供了市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