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谦——高二历史原创试题2 2022-06-05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历史 资源类别:模拟试题 资源年级:高二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高二历史原创试题

2022年高二(必修班)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

命题:张永谦 2021.11.27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76分)

1.20197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3届会议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与良渚文化同时存在的中国北方原始文化类型是(

A.河姆渡文化 B.红山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仰韶文化

2.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3.秦朝颁布了很多法律条文,但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很少。1975年,湖北云梦县秦墓中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这些竹简(

A.证明秦朝是第一个统一国家 B.能够印证秦朝法律条文的严酷

C.说明秦朝非常重视文化传播 D.可以丰富史学家对秦律的认识

4.如图描绘了汉武帝时期“推恩令”实行前后诸侯封地的变化。“推恩令”的实施(

A.极大削弱丞相的权力 B.彻底消除地方的威胁

C.不断增强地方自主权 D.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5.有学者统计古代纪实小说《太平广记》中唐代妇女经商情况,大约有32人,其中未见家人记载的妇女19人,其余多是夫死寡居或丈夫情况不详者。就经营内容种类而言,从事旅店、饭店和酒肆经营13人,从事日用品经营10人,不详者6人,从事其他经营3人。由此可推断(

A.唐代妇女经商成为普遍现象 B.唐代妇女经商范围广种类全

C.唐代妇女经商不占主导地位 D.唐代妇女地位有了较大提高

6.它是官僚政治进入完善和成熟时期的产物。它把朝廷的决策和行政职能分离,但决策权力本身也被分割;它与秦汉时丞相集决策与行政于一身的旧制度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奠定了中枢机构的总体格局,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它指(

A.郡国并行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猛安谋克制

7.“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管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行省。据此推断,行省的设置(

A.适应了专职皇权的需要 B.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破解了“藩镇割据”难题

8.密折是各级官吏上呈皇帝的秘密奏折,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这种奏折,地方官员缄封直达御前,由皇帝亲自拆阅,旁人不得与闻,雍正推行密折制是为了(

A.实现皇权独尊 B.加强官员控制

C.实现决策优化 D.加强控制地方

9.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辽阔的版图在清代前期得以基本奠定。这一时期,我国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出现的新特点是(

A.打击分裂势力与反击外来侵略相结合

B.武装打击分裂势力

C.皇帝亲自平定少数民族贵族首领的叛乱

D.平定叛乱与加强管理相结合

10.明中叶以后,人口增加,科举竞争日趋激烈,人地矛盾也趋于尖锐,大批生员和破产农民纷纷弃儒就贾或弃农从商。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削弱 B.传统观念的变化

C.社会阶层的固化 D.科举制度的动摇

11.“自今以后,大清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贸易通商无碍。”该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北京条约》

12.下图所示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内部情景。下列表述,与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的初衷最为吻合的是(

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B.“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3.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英、美等帝国主义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协议,东南督抚与各国驻沪領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史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事件导致了(

A.督抚势力受到了牵制 B.清廷中央集权的削弱

C.民族资本的蓬勃发展 D.列强势力的加速渗透

14.1915年孙中山倡导“护国运动”,同年蔡锷等人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展开护国战争。护国运动的成果是(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图谋

C.粉碎了张勋复辟图谋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5.1928年,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毛泽东旨在强调(

A.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B.建立全国性革命政权的重要性

C.攻占中心城市的重要性 D.改变游击作战方式的重要性

16.下图所示革命歌曲,它的诞生和传唱有利于推动(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土地革命的兴起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发展

17.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它)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它”指的是(

A.国民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8.1927~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如1930年荧昌、中华、鸿生三家企业合并为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到1934年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民族火柴企业。其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

B.民族资本家重点投资重工业

C.战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

19.如图是1937年日军发动的一次事变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发生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华北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0.下图为抗日战争某一时期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的人员构成统计图。从图中信息可知(

A.日本法西斯的罪行罄竹难书

B.外籍抗日英烈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C.第一次国共合作已正式实现

D.全民族的浴血奋战是抗战胜利的保证

21.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22.三大改造期间,一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说,在旧中国受尽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无法实现兴办工业、救国图强的梦想。而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五年计划令人鼓舞”的原因是(

A.中国实现了兴办工业、救国图强的梦想 B.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23.有国外研究者评论某场战争说:“无论就军事还是政治而言,中国人都是胜利者。中国军队达到了出奇制胜的目的……在政治上,这次胜利确定了中国在亚洲大陆上的主要军事强国的地位,因而增强了北京在整个地区的影响。”该战争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24.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于祭祀的金字塔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

B.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C.古埃及文明延续了近3000

D.太阴历是古埃及突出成就之一

25.“(它)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性大帝国之一,这个帝国在历史上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它却开创了一个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新时代——希腊化时代。”材料中的帝国最有可能是(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奥斯曼帝国

26.在世界历史上。510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这一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其基本特征不包括(

A.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制度 C.农奴制度 D.民族国家的形成

27.他们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他们”应该是(

A.玛雅人 B.古埃及人 C.古希腊人 D.古印度人

28.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多以“新”为前缀的地名,如新泽西、新阿姆斯特丹、新奧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源于(

A.工业城市大量涌现 B.殖民扩张与掠夺

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垄断组织的出现

29.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下列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建立新教,抨击教会腐败 B.反对专制,倡导自由平等

C.重视实验,打破神学禁锢 D.崇尚理性,解放人的思想

30.1711年,英国财政部拿著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跑到银行要钱,时任英格兰银行审计长格伦威尔发现上面没有国王盖的印章,于是坚决拒绝支付这笔军费。这说明(

A.王权高于议会权力

B.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

C.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有一定的权力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没有任何权力

31.某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时期是(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

C.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32.19世纪末,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是(

A.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 B.利用宗教形式组织反帝斗争

C.举行政治总罢工 D.资产阶级组织政党进行议会斗争

33.20世纪初期,欧洲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使得国际局势日益紧张。由此可知,它们当时(

A.防范政治危机的发生 B.极力地维护世界和平

C.欲打击社会主义运动 D.寻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34.与之前民族解放运动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采取和平与合法的斗争手段

C.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进程 D.运动类型和发展道路多样性

35.1942年初,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一行动(

A.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B.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C.表明了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D.刺激了日本偷袭美国的野心

36.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相继成立,这些组织的建立表明(

A.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B.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C.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D.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37.下表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表。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社会总产值

74

63

42

国民收入

78

57

43

工业总产值

85

74

44

农业总产值

39

25

17

基建投资

73

67

37

据上表可知,此时的苏联(

A.政治体制逐渐完善 B.农业增长速度加快

C.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D.优先发展了轻工业

38.迎五洲客,计天下利。海南在2021年迎来了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国际展区由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约650家企业参展,参展品牌超1300个。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展会,联通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体现的时代潮流是(

A.公平正义相互尊重 B.全球治理共同繁荣

C.文明对话平等协商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19.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家统有天下,薄海内外,罔不臣服。列圣相承,无间远迩。有贡,即有……计其贡物,时值甚廉,给之太……所贡之物不过数百金之值,而供亿浩繁,何啻数十倍。

——摘自《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十四

材料二 凡大英商民在粵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注:十三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南京条约》(1842年)

今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各关英吉利国出进口货物议定应完税则,分类开列于后:……凡出口货有不能赅载者,即论价值若干,每百两抽银伍两。……凡属进口香料等货,例未赅载者,即按价值若干,每百两抽银拾两。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南京条约》附约)(1843年)

(1)概括材料一中明朝贸易制度的特点。(4分)

(2)概括材料二中《南京条约》及其附约的内容,指出其影响。(6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贸易关系变化的看法。(2分)


40.战争的破坏以及和平的重构是国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步骤。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94944日,美国、比利时、加拿大等12国外长在美国国务院会议大厅举行北约签字仪式。824日,各缔约国均按照本国的宪法程序完成批准手续,至此,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建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及其缔结的协议,确立起的国际关系格局分别是什么?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是什么?(3分)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两国由盟友走向对峙的标志是什么?走向对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美对苏联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5分)

4)材料三描述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历史试题2参考答案


1-5:BADDC          6-10:CCDAB      11-15:ABBBA       16-20:ACDBD

21-25:BCDCB        26-30:DABDC     31-35:DADDA       36-38:ACD

39.

(1)特点:厚往薄来,重在宣扬国威,重视政治利益,忽视经济利益。(任一两点,共4分)

(2)内容:取消广东十三行的垄断贸易,允许英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自由贸易;中英两国协定关税。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6分)

(3)看法:从明朝到鸦片战争,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下降,而西方国家快速发展,国家实力的对比变化影响中外贸易。(2分)


40.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联合国(3分)

2)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发表。走向对峙的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根本分歧(2分)

3)欧洲冷战: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3分)

亚洲热战:美国发动或参与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2分)

4)两极格局终结(或冷战结束)。(2分)
  • 阅读(47)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