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讲座《聚焦学科质量 有效落实双减》 2023-10-02
网站类目:专题讲座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吴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3-10-02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聚焦学科质量  有效落实“双减”

——数学组全体教师会议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是我们数学大组新学期的第一次活动,本次活动分成两部分,首先由我跟大家谈一谈本学期我们数学学科的重点工作,然后请康丽老师就能力提升2.0工程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培训,培训过程要拍成视频上传到省教育培训的平台上,每位老师都必须全程参与好。

昨天屈校长在新学期开学会议上多次强调要我们潜心教好书育好人,上好“常态课”,这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最起码应该做到的事情。所以,首先我想跟大家来分享一篇好文章“上好每堂常态课”

上好每堂“常态课”

一、什么是常态课

顾名思义,“常态课”是指在正常状态、自然状态下的家常课,也就是我们天天上的课、学生们天天听的课。与常态课相对的课,是指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常态课一般除了上课的教师和听课的学生外,没有专家、领导、其他教师等观众,在常态课上,师生的表现都是真实的,没有必要“作秀”与表演。

二、为什么强调“每节常态课”?

常态课对每个学生都至关重要。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上常态课,常态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主要靠常态课。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感受、对于师生关系的感受、对于学习生活的体验,主要来自常态课。常态课是学生的“家常菜”,不是偶尔吃一次的“大龙虾”。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是靠公开课、展示课等“大龙虾”课型,而是靠常态课。常态课是大量的、日常的,在很多人的眼中,没有公开课、展示课那样高大上,地位很卑微很平常甚至很平淡,但是往往“平平淡淡才是真”。

常态课对每个教师都至关重要。上常态课是教师的主业,上好常态课是教师的天职。常态课是教师们教书育人的主战场、贡献社会的真舞台。上好每节常态课,是个“良心活”,因为常态课上没有监督者和观众,学校也没有可能对于每一节常态课予以监控与评价,所以常态课上得好不好、上课时投入多少才学与情感,全凭教师个人的自觉自愿。常态课最能体现与考验教师的真情实感、真才实学,最能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好每节常态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需要扎扎实实的基本功,不是某些赛课的“一招鲜”就能应对的。常态课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与熔炉,真正的教学相长发生在常态课上,学生的成长靠常态课,教师亦然,而且是师生共同成长。话剧演员有个座右铭叫“戏比天大”,教师们也可以有一个类似的座右铭叫“课比天大”,此处的课是师生天天都要上的“常态课”。上好每节常态课,是教师最大的光荣。

三、怎样才叫“上好”常态课?

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已经有很多很多的研究与说法,这些说法大抵都对,但是对于常态课而言,可能要求得过多过高。作为“家常菜”的常态课毕竟不是成本高昂、制作精美、表演性强、显示度高、类似“满汉全席”的公开课与展示课,常态课的根本特征是常态,教师上课要有平常心,课堂教学要自然不做作。

常态课是教师们都要上的,好的常态课的标准也应该是每个教师都能达到的,这些标准应该是朴素的、简洁的。在此,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教师有明确与正确的培养目标。任何课不论是常态课还是非常态课,都是手段,都是为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人”服务的。常态课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是盲目的;同时只有明确的目标还不够,还要“正确”,只教“知识点”甚至“考点”、只强调机械记忆的常态课是应试导向的,肯定是片面的和错误的。教师要从“育人”的角度上好每节常态课,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培育,比如数学学科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聪明的脑)而不是重点关注记忆能力,更加关注合作能力(温暖的心)而不是仅仅关注考试成绩。如果教师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那么,他在课堂上与学生说话的语气、提问的方式、提问的内容自然就会有所不同。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我们要想让学生有一个温暖的心,教师首先要有。教师与学生说话要和气,不伤害学生的情感。课堂上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饱含善意对待每个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学生。这本身就是教师在行“不言之教”,就是在真正培养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法对于学生的深刻影响,在育人方面尤其在学生品德养成方面,教法比教材更重要,因为教法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有潜移默化且极其深刻的影响。

3)教师要为每个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知识并不只和智育有关,还内含道德、审美等内容,学生的能力发展、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育,都是以知识为前提和条件的。传递知识是学校存在的基本理由,我们永远都不要轻视知识。基础知识是学生以后学习的基础,教师如果没有把基础知识给学生夯实,就是对于学生未来一生发展的不负责任。不论创新能力多么重要,教师们也要把基础知识“教明白”,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能力培养就无从谈起。

不知大家有没有读过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在小说中,知更鸟是一种最早报晓的鸟儿,又是最后唱小夜曲的鸟儿,除了专心歌唱,不做任何坏事,但却遭到一些人的无端残害。知更鸟象征着善良无辜的人,当杀死知更鸟的时候,就好像在杀死善良无辜的人。上好每节常态课,肯定是幸事是好事。但是,教师如果上不好常态课,如果把常态课上得很差,在课堂上羞辱学生,扼杀学生的求知欲与人格尊严,甚至使得学生痛苦绝望乃至走向极端,那么这和杀死一只知更鸟有什么区别呢?

上好每节常态课,意味着关注“普通学校的普通教师的普通教学和普通课堂里的普通学生”,意味着真正的以人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回归常态课堂,是正路,是王道。

这篇文章内容很朴实,讲的就是我们以后每天都要上的家常课,上好家常课对学生、对我们自己、对于学校的发展都非常的重要。如果你只是草草的看一下教案,心中没有数;或者采取拿来主义,用光盘里的课件或别人现成的教案和课件照本宣科,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你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备课,修改或制作课件,虽然前期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但这样就不用课后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补课和补差了,尤其是教两个班的老师,如果课没有上好,后续要花费别人双倍的精力去辅导和补差,想想都是太难了。所以上好自己的课其实是给我们自己减负。

新授课固然重要,但练习课、讲评课我们也要同样重视。比如除了一些基础性题目以外,我们数学还常常需要讲评一些拓展题和提高题。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提高讲评习题的效率真的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在进行习题讲评时,我们首先要深入的专研,理解习题的编排意图,思考学生思维的难点在哪,更应该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比较,沟通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促使他们对知识整体的理解和把握。习题的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要讲通每一类题的方法和规律,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前后的知识点还要相互融合等等,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尤其是一些年长的、经验丰富的老师,我们数学老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探讨,让我们的教研活动随时随地的发生。

除了精讲也要精练,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点来精心设计练习,使他们能更全面、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只有平时做到扎实而且有效,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教学质量。关于习题的设计,历来是我们学校非常重视的事情。现在我们手头会有补充、练习册和提优课堂,经学校商量决定我们数学组本学期用好补充和提优,既有基础也有拓展和提高,练习册作为选做,除了以上的两份配套练习以外,每个教研组还可以准备以下几种练习:

周周练:主要是一周学习重难点、易错点,少量的拓展提高题。

专项练习:针对重难点、重点题型进行专项练习的补充。如小数乘除法计算练习、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专项练习、两部计算的应用题专项练习等。

过关练习: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点我们要进行整理,组织年级组学生过关,比如低年级可以组织口算过关、基本应用题过关;中年级和高年级可以组织计算过关等等。

单元检测:每个单元结束可以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检测,及时的查漏补缺。

当然还有曲屈校长提到的每日一题,每日一题我们可以放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专门出一份练习,让老师们布置学生每天一道,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贵在平时,更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抓不懈,你要求的细致、规范,慢慢地学生也会照着你的要求去做,我们数学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比如培养学生的审题和做题习惯,如圈画关键词,解决问题能主动想到画出直观图和线段图,做题和订正要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会检查、会反思,会用草稿,会规范地答题等。高标准、严要求,久而久之,学生的审题和做题习惯就培养起来,认真、严谨、细致的作业态度也能慢慢的培养起来,正确率自然也就能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也跟着提高了。

学生是我们首要关注的对象,我们要研究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对于后进生我们不放弃,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优秀的学生更要引导和保护好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平时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比如提问的习惯、探讨问题的习惯、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等等。我们班有很多同学下课后总喜欢凑在一起讨论数学题目,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更要引导,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更能带动班级里更多同学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形成更好的学习氛围。

“教书育人”短短四个字要做好真的很难,还有很多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教书是我们的天职,新学期我们就从上好课开始,把家常课上好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