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莉莎课例点评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 2023-10-06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县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吴莉莎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3-10-06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你认识角了吗?

江阴市大桥中心小学  吴莉莎

角的初步认识是建立在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角”的含义有很多种,学生对数学角的认识是有误区的,所以区分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角和作为数学概念中的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注重通过直视,帮助学生逐步从实物和一些平面图形中抽象出数学中的“角”。通过“做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强化对角的认识,帮助学生丰富对角的大小的认识和体验,体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一、问题凝视

为了了解学生对角的认识情况,进行了课前调研,发现:1、学生对角的概念认知存在误区:(1)只要有尖尖的地方的就是角,将生活中的角和数学概念的角混淆。(2角指的就是尖尖的部分,其实是一个点。3有一条边水平放置的才是角。

2、学生对角的大小的认知误区:(1)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2)角的大小比较的是角两条之间形成的“面”。

二、成因透视

学生对角的概念认知模糊,不能区分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角和作为数学概念的角。因此学生指角的时候指的是点,表述的语言也不规范。同时学生不知道角的大小到底指的是什么。在以往的生活学习中,他们有过不少类似经验:物体的大小比较、表面的大小比较、线段的长短比较等等。当比较角的大小时,学生顺理成章地调用这些经验,按边的长度,边长的角认为是大的,或者学生在心中默认把两条可见边连起来变成“三角形”,这样比较角的大小,那三角形“面”越大,角就越大。这都是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得来的,成了导致错误的原因。

三、出路审视

     三个版本的教材都是从学生日常生活情景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然后通过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方式抽象出角的模型,建构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三个版本在处理角的大小时,都是先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然后通过三角尺比角,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长无关。北师大是利用学生自制角的比较,得出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长无关。

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水平,而数学概念又相对抽象。所以在学习“形”概念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观察和动手操作,累积感性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指角”“找角”“折角”“画角”“做角”等多元化的操作活动巩固角的概念图式。在“比角”环节,通过活动角变大变小,渗透了角的动态定义,顺利突破学习难点,为今后学习角的分类埋下伏笔。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比一比,拓展学生的思维,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苏教版(二下)       人教版(二上)           北师大版(三上)

三、片段重构

一、观察实物认识角

   1、初步认识数学概念的角

师:(课件演示)这是小朋友每天上学佩戴的红领巾,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三角形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把这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吗?

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三角形上还藏着我们的一个新朋友——角

师:那么这三个角藏在哪?谁来指一指?

(学生上来指的都是一个点)

师:(黑板上画一个点)小朋友指的是一个点,这是一个角吗?我们一般这样来指角,师示范。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指指其他两个角吗?

师:数学书的封面上有没有角呢?请小朋友在数学书封面上找一找,学着老师刚才的样子指一指。

(学生对“角”这个概念,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多数的认知是日常生活中的角。因此,这里设计了指角的环节时,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指一指,而后反问,这个点就是“角”?随后教师规范指角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角”不是一个点,而是从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即数学概念上的角。随后用再指一指数学书封面上的角,进一步感知角。)

2、抽象出角的模型

师:我们从红领巾上找到三个角,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了四个角,老师把其中的三个角移下来。(课件演示)

你们看,这些图形摆出了各种姿势,他们都叫“角”。仔细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一个尖尖的,两条直线  

师:对!这个尖尖的地方是个点,我们把它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记号来表示这个角。

师: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是呀!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那你能来指一指说一说屏幕上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师: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些小客人,他们都认为自己是角,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用手势表示。问:你们为什么都认为246个是角呢?那为什么第135个不是角呢?

师:看来,角都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从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物体出发,经历从具体实物上将“角”移下来,抽象出“角”这个几何图形的过程,形成有关角的清晰表象。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随后引发学生思考,它们都是“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初步获得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找生活中物体表面的角

师:接下来啊,我们就要到生活中去找一找角。仔细看看,我们身边除了红领巾、数学书封面上有角,还有那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呢?老师先来找一个(示范从顶点起指两条边,并说“这是一个角”)谁来找给大家看?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看好大屏幕,(课件演示)这里还有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你能找出它们面上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钟面上的角在哪里?谁上来指一指?

师:生活中许多物体的面上都有角,请看。

4、数图形中的角

师:角不光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图形上也有角呢!你能数出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吗?数的时候可以用这个小记号表示。(描一遍黑板上角的小圆弧)。请小朋友在练习纸上细心地数一数吧!

学生数。

师:数好了,请看大屏幕。(交流)

(学生在脑中初步形成角的表象后,让学生重新回到生活场景和图形中找角,尽可能的让学生发现身边某一平面上形态各异的角,以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同时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寻找。)

5、做角

刚才我们在一些物体的面和图形上找到了角,想不想做一个角?

师:这是两条分开的小棒,你有本事做出一个角吗?只有一根吸管,你能做出一个角吗?这是个圆,根本没有角,你能做出角吗?两根带孔的小棒能做出角吗?

师:这些材料都在你的信封里,开动脑筋!做好后展示给你的同桌看一看,并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小朋友真善于动脑,用每一种材料都做出了角。现在把材料都放回信封里吧!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

师展示活动角。师:我们把这种能活动的角叫做活动角。

(操作在学生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做角的环节我通过有层次的提问“两根分开的小棒,一根吸管,圆形纸片根本没有角”。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操作后,圆形纸片可以提问,还有其他折法吗?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做出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就都是角。这里通过摆、拼、折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

二、角的大小

1、定义角的大小

师:这里也有一个活动角,你有办法它变大一点吗?你是怎么变的?变小一点呢?你是怎么变的?

师:看来,角是有大小的,当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大,张开的小,角就小。

三、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

师:我们看老师和这个小朋友做的角,谁大谁小?为什么?

2、重叠法

师:还准备了一个角(直观分不出大小),这两个角哪个大呢?差不多?我一定要你比出个大小来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上来试试看。

师:这样重叠在一起就能比较出大小了,这个方法真好,我也来学学。我这样放对吗?(顶点不对齐)这样呢?(边不重叠)。那么重叠比较要注意些什么呢?(顶点对齐,一条边重叠,看另一条边)

师:当我们不能一眼看出两个角谁大谁小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叠在一起比较,这种方法真不错。

请看大屏幕,我们再来比较几个看看。(多媒体演示)

一组左右、一组上下、一组边长不一样角大小相同、两组边长不一样角大小也不一样

师小结:原来角的大小不能看边的长短,而应该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

(由活动角出发,请学生自己操作将角变大变小,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然后分两个层次,先是观察法比较角的大小,然后角的大小差不多,观察法不再合适。学生交流讨论,上台演示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然后利用课件反复比较,巩固重叠的方法。接下来显现难点,比较不同边长的角的大小。学生容易被边的长短影响,继续利用重叠法验证。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而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3、多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师:老师还带来了两个角,它们在钟面上,这也不好拆下来比一比,拆下来钟就不好用了。怎么办呢?四人小组讨论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这个钟面上的角不能拿下来,我这活动角可以拿啊,可以变大变小啊)

小结:看来,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将回归于生活,最后设计比较钟面上角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藏着数学知识,同时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的新图形是?(角)我们还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你会比较角的大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