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怎么办”》是本给我们教师的工具书。自2022年义务教育各门课程新标准颁布,国家完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布局。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都聚焦于课堂之上。我这段时间内断断续续完成了对于本书的阅读,收获颇丰。它更新补充了我自身的教学理念,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学当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原则,同时交给了我如何成为自觉的、明白的实践者,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推进课程改革美好的愿景成为灿烂的现实。
教学过程,既有“教”,又有“学”。而“学”更可以认为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受益最深的是其中对于师生互动“是何”、“为何”、“如何”的阐述。让我对于师生互动的原则与技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以下分享我的一些感悟。
在教学的过程中,永远要记住我们培育的是一位位鲜活的人。因此,不论是从最初的教学设计、情景任务的构思、学科实践的推进、课后作业的布置,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要以培养一位位完整的人为目的。因此,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将教学与社会生活和现实热点巧妙结合,把“家事、国事、天下事”与课本内容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止收获单一的学科知识,还能从中接受情感的渲染、文化的熏陶。这样教育就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单一过程,不止是让学生汲取课本的知识。教育将成为集课程教学、道德修养、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于一体的综合性过程,能够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兼具良好的道德品质。
2、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首先,情感的注入是指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要将各方面的构建都与学生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贴近,让我们与学生之前没有隔阂,让知识内容更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将学与用结合。其次,情感的注入也是教师使命担当的必然选择。在教学的前期准备中,教师不能因为经验或者技巧的熟练,将教学的设计格式化、流程化。我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就曾分享过一则故事,当他向邻校的一名老教师请教问题时,问过老教师备一节课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应该不止1小时吧。在看到这里时,我以为答案可能是半天,一天,两天,至多一星期吧。但老教师的回答是一辈子。最后,情感的注入也是让教师能与学生平等地进行对话。问答是教学最基本的方法。问答是学生参与课堂的一个基本方式。然而许多时候,教学问答会出现一系列异化现象:学生的问话权力被剥夺,出现教师的“问话”与学生的“回话”;教师权威的存在导致教师的“说话”与学生的“听话”;教师没有认真倾听学生,没有换位思考,出现教师的“插话”与学生的“接话”;教师的自我迷失导致教师的“废话”与学生的“无话”;教师对话的“泛化”;出现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对话”等等。为了避免这些异化情况的发生,需要教师对于整个教学过程多倾注情感,追求平等意识,完成思维向关系的嬗变。
3、班级教学要求教师关注集体中的每一个。“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差异性,更应当保护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感。如同我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我们的老祖宗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一样,教师作为教育者,不仅要眼里有学生,更重要的是心中要有学生。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我们需要尊重孩子在学习上的先后快慢。我们如今的教育机制、教育环境在不断变好。但仍存在一些弊端,原因有来自学生间升学的压力,有来自社会的竞争现状。不可否认,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育上的一些急功近利,但是,如果周围环境已是如此,难道和学生们朝夕相处的我们恰恰不能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为学生成为一个“好人”做出教育上的努力。与其说认清楚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尊重各自的发展层次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毋宁说是为了保障、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激励优秀的个性品质。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从来是相互促进的,新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关注一定要融入于整个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