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掠影
聚焦课例研究 共探教学创新——江阴初中生物孙小木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纪实 2025-06-03
网站类目:活动掠影

江阴初中生物孙小木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纪实

聚焦课例研究 共探教学创新

为深入推进初中《生物学》新教材实施,探索课堂教学创新路径,提升工作室成员专业素养,2025年4月25日下午,孙小木名师工作室携手青阳片、原要塞片全体初中生物教师,在江阴青阳金桥实验学校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课例研究"主题研修活动。本次活动通过专题讲座、课例展示、互动研讨三个环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研范式。

讲座引领明方向 论文写作启新思

活动伊始,江巧明老师作《生物学课例类论文的选题与写作》专题讲座。江老师结合多年审稿经验,从“教学实践痛点中捕捉选题灵感”、“课例论文的叙事逻辑与实证支撑”、“从教学反思到学术表达的转化路径”三个维度展开剖析。强调“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写作理念。互动环节中,多位教师就论文数据采集、理论提升等困惑提问,江老师逐一给予针对性建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双课并进展风采 核心素养落地有声

课堂展示一: 薛金燕老师执教的《植物是生物圈的生产者》以“校园中种植的蚕豆”为情境主线,通过“探究植物在光下产生淀粉”、“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理解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视化证据,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科学探究理念。


课堂展示二:赵敏老师在《种子的萌发》一课中创新设计“探究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通过控制变量法自主设计萌发实验。课堂引入课外小组实验图片记录胚根突破种皮过程,结合显微投影观察子叶结构变化,将微观生命现象生动呈现。赵老师特别设置“失败实验案例分析”环节,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实证意识。

多维评课促反思 智慧碰撞共成长

评课环节采用“3+2+1”模式:授课教师首先进行3分钟设计思路阐述,听课教师分组开展20分钟研讨,最后导师进行10分钟总结提升。本次联合教研实现了理论研修与实践创新的深度融合,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正如工作室领衔人孙小木老师所言:“课例研究是教师成长的脚手架,我们要让每节课都成为研究现场,让教学反思成为专业习惯。”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