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式跳远----助跑起跳成腾空步技术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蒋叶峰
一、教材依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第七章《提高田径运动技能》,第104页、第四节“ 跳高和跳远”。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15-17岁,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时期,灵敏性、柔韧性较好,但腿部力量还不足,下肢爆发力相对较弱,跳跃能力相对较差。然而,高中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较强,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求知欲高,只要加以适当引导,就能快速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
三、设计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目的,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特长的发挥。让学生在学练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自我调控,在学练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畏惧心理,培养勇敢的精神。
四、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能够说出挺身式跳远---助跑成腾空步的技术动作,能模仿老师进行学习,在练习中积极配合,在比赛中积极参与展现自我。
2.健康行为:在以小组为单位学练或是各自练习时,对危险动作有一定认知(如不能迎面跑动起跳、垫子没有铺好不能起跳等),养成有序活动,积极参与,文明比赛的习惯。
3.体育品德:学习时认真听讲并进行模仿试练,练习中遵守课堂纪律,有秩序地进行练习,有不惧困难的精神,比赛时遵守跳远规则,表现出勇攀高峰,谁与争锋的气质。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助跑有节奏,摆动迅速,空中姿态优美。
2.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六、教学准备
1.收集挺身式跳远辅助练习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腾空步动作技术。
2.做示范建立挺身式跳远的动作概念。
3.课前所需准备的器材有:小垫子、跳板、标志桶、记分牌。
4.做好课前对课堂实施情况的预测,以便在课的实施过程中能作合理的调整。
七、教学过程与主要教学指导策略
课的流程:课堂常规——准备活动——学习挺身式跳远助跑起跳成腾空步技术——教学比赛——素质练习——放松
(一)准备部分
1.教学常规 2.“森林探险寻宝”游戏
(二)基本部分
1.这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是解决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是教与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和喜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乐于参与练习。
2.从原地摆臂练习开始,到摆动腿练习,之后到上1步,上3步最后到5-7步的助跑成腾空步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跳远比赛。
(三) 结束部分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2.课堂学习评价(先让学生自评,然后老师简要小结本课练习情况,以表扬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布置课后练习。
3.布置收回器材。
4.师生再见。
《挺身式跳远---助跑成腾空步》课时计划
年级: 高一 人数: 40 课次:第一课时 执教:蒋叶峰
教学 内容 |
1.学习挺身式跳远,起跳以及跑跳衔接技术; 2.学习“腾空步”技术; |
|||||
教 学 目 标 |
1.运动能力:能够说出挺身式跳远---助跑成腾空步的技术动作,能模仿老师进行学习,在练习中积极配合,在比赛中积极参与展现自我。 2.健康行为:在以小组为单位学练或是各自练习时,对危险动作有一定认知(如不能迎面跑动起跳、垫子没有铺好不能起跳等),养成有序活动,积极参与,文明比赛的习惯。 3.体育品德:学习时认真听讲并进行模仿试练,练习中遵守课堂纪律,有秩序地进行练习,有不惧困难的精神,比赛时遵守跳远规则,表现出勇攀高峰,谁与争锋的气质。 |
|||||
重难点 |
1.重点:助跑有节奏,摆动迅速,空中姿态优美。 2.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
|||||
程序 |
时间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方法与要求 |
|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
2分钟
7分钟
|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 2.向学生问好,安排见习 3.语言导入,引起学习动机
慢跑练习:各小组绕场地进行慢跑,跑步中跟老师做抱膝单脚跳、越过“小溪”、跨过石块“石块”,最后慢走提踝。 |
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运动场地。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5.强调运动中的安全问题。
1.教师口令学生到指定地点进行慢跑。 2.慢跑过程中教师发出各种指令让学生跟着模仿出相应的动作。 3.教师口令学生慢走提踝放松。 |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汇报人数 2.向老师问好 3.认真听讲,明确本课教学内容、目标 4.见习生随堂听课 5.增强运动安全意识
1.学生按老师要求到指定场地进行慢跑。 2.听老师口令做相应的动作并继续练习。 3.听口令进行放松慢走 |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动作快静齐
|
|
学
习
本
领
自主
合作
探究 |
2分钟
5分钟
4分钟
5分钟
5分钟
|
1.情境导入 挺身式跳远和蹲踞式跳远的区别。
2.原地练习 a、原地摆臂练习 b、原地摆臂+摆腿练习 C、踏一步抬腿练习 D、上1步起跳抬腿练习
3.上一步起跳成腾空步练习(左脚上板为例)
4.上三步起跳成腾空步练习(左脚上板为例)
5.挑战自我:短程助跑5-7步进行助跑起跳,跨越一定障碍做腾空步练习
|
1.教师分别示范蹲踞式跳远和挺身式跳远动作,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区别。
2.提示学生从起跳腿和摆动腿的关系上来入手。
1.教师示范动作 2.组织学生听口令进行练习。 3.观察、巡回指导 4.同学们站在各组位置上跟老师进行学练
1.教师口令学生将踏跳板放到指定位置,在跳板前铺好垫子 2.教师示范动作,上一步起跳后,摆动腿先落地,起跳腿留住。 3.安排各小组一路纵队排一次进行练习。 4.提醒学生蹬地有力(要求踏地起跳有声音) 5.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6.教师集中讲解存在较多的问题。 7.继续安排学生练习
1.在刚才基础上,让学生知道上三步助跑的起点在哪里,应该哪个脚在前,上三步助跑。 2.提醒学生固定起点在开始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4.优秀学生展示
1.口令调动学生将六张垫子一次横向排开铺在地上用来缓冲。 2.安排学生进行5-7步助跑的练习。 3.为解决部分同学只追求向前产生的贴地跳跃,口令学生将靠踏跳板最近的一张垫子折起来放置。 4.再次安排学生进行练习 5.教师巡回指导 6.优秀学生展示
|
1、学生认真观看老师示范的两个动作,并按照老师给出的提示进行思考。 2、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蹲踞式跳远是起跳腿靠摆动腿,二挺身式跳远则是摆动腿去靠起跳腿)
1.学生听口令模仿练习 2.听口令完成动作 3.学生分组练习 4.乐于接受教师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1.按老师要求放置踏跳板和垫子。 2.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动作 3.安排求进行学练 4.学生听老师提醒后踏响地面进行后做起跳练习,并且把起跳腿膝关节伸直留在后面。 1、 听老师指出的问题及时改正,并继续认真练习
1.学生按照老师的提醒,思考并找出起点并进行学练。 2.助跑三步后能准确地踏板进行起跳,保持好空中姿态,摆动腿先落地。 3.听老师指出的问题及时改正,并继续认真练习 4.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认真观看。
1.按老师要求将垫子依次铺开 2.先找到起点,固定位置开始进行五部助跑练习 3.将指定垫子折起,然后继续越过这期的垫子进行练习。 4.认真听取老师提出的意见,及时调整动作,并继续练习。 5.展示同学把最好的动作表现出来。
|
组织队形如图:
组织形式:女生在前男生在后,两列横队
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一路纵队一个接一个进行练习。
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进行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