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职责分工 2025-08-27
网站类目:制度规划

一、领衔人职责 

一是确定团队发展方向,制订团队方案,确定年度工作目标。 二是确定团队课程教育教学专题及主要教学方式、达成的预期目标、成果及呈现(辐射)方式,负责整个课题分组实施和协调工作,并撰写相关的报告。三是负责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指导工作,组织成员外出学习与交流。四是制订团队成员培养考核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课程、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每学期至少听团队成员每人2节课。建立团队工作档案,每学年对团队成员专业化发展做出评价考核。五是每学年对外开设1次省级以上示范课(研究课)或1次专题研究讲座。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篇相关教科研论文。六是建立团队动态网站,并使之运行良好。七是建立和健全团队各项工作制度,做好台帐工作。

二、团队成员职责 

一是制订三年个人成长发展目标,配合团队领衔人共同制订具体培养计划。二是在个人专业化发展成长册中增加在团队中学习、成长的内容记录。成长手册目标具体、有时间限制、操作性强、可评价,要体现发展过程,有远期、中期、近期计划,有阶段性总结和终结性总结。三是尊重团队领衔人及其他成员,服从工作安排,及时完成团队布置的各项教科研任务,协助领衔人开展各项活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方案,使团队能高效运行,互助合作,共同提高。四是每学期组织至少1节校级以上的公开课或观摩课,并开设1次市级以上专题讲座。成员间相互听课不少于8节(评课人员上交评课稿或课例分析、开课人员上交详案、课件、课后反思)。五是每学年参加不少于40课时的各类培训,其中有一次是市级以上的专家培训讲座。确定一个校级以上教育教学或技术开发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取得预期成果。六是关注团队动态网站,及时上传推荐文章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强团队活动宣传工作。

  • 阅读(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