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娟三年发展规划 2025-08-27
网站类目:工作室概况

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2025-2028)

一、自我评价

学科工作经历方面我具备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一定的专业认可度。多年的中职数学教学工作让我积累了扎实的教学功底,高级讲师职称和无锡市教学能手的骨干称号是对我教学能力的肯定。多次参与各级教学赛事并获奖,以及在课程建设中的积极参与和所获成果,都证明了我在教学实践与应用层面的能力。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课程建设统筹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会积极把握中职教育发展带来的机会,应对竞争挑战,拓展工作经历的深度与广度。

教学理念方面我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虽有教学实践中的零散思考,但尚未形成成熟体系。不过,我清楚这是提升教学层次的关键,我会利用理论学习和教学交流的机会,主动梳理反思,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系统教学理念。

理论基础方面在职教育硕士的学习经历让我具备了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扎实程度不足。我会珍惜学习机会,借助各类资源不断夯实理论知识,提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以适应教育发展对教师理论素养的要求。

科研能力方面:这是我的短板,论文产出少,课题主持层级低。但我有一定的科研参与基础,未来会积极借助身边的科研资源,合理分配时间精力,主动参与更多科研项目,从实践中学习提升,努力弥补科研能力的不足,争取在科研领域取得一定成果。

总体而言,我在教学实践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教学理念、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会正视自身优缺点,抓住发展机会,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完善自己,力求在中职数学教学领域取得更大进步。

二、发展目标

(一)长期目标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且成熟系统的中职数学教学理念,该理念能紧密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学习兴趣。在科研方面取得显著突破,独立主持至少 1 项省级及以上课题,发表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成为在江苏省内中职数学教学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争取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或正高级讲师职称。

(二)近三年目标

1.教学理念构建:形成具有一定系统性和独特性的中职数学教学理念框架,并通过公开课、教学分享等形式进行实践检验与完善。

2.理论基础夯实:能熟练掌握至少3种核心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能较为熟练地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中。

3.科研能力提升:具备独立开展市级及以上课题研究的能力,科研成果产出数量与质量均有明显提升。

4.教学实践拓展:在教学赛事与课程建设方面取得更高层次的成果,教学视野得到有效拓展。

三、具体要求与措施

(一)师德方面:

坚定教育理想,秉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将师德规范内化为日常教学与生活的行为准则,做到关爱每一位中职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二)教学方面:

 深化教学改革,将中职数学教学与学生的专业需求、职业发展相结合,打造“实用化、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熟练运用各类教学软件、在线教学平台、人工智能等信息化工具,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三)科研方面:

 明确科研方向,聚焦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避免科研选题的随意性;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主动融入汤明清“数计融合”名师工作室、崔永红名师工作室,与其他教师、专家开展实质性的科研合作,积极参与科研学术会议,在会议上交流科研心得与成果,拓宽科研视野。

(四)德育(管理)方面:

 强化课程思政融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挖掘德育元素,每节课设计 1-2 个德育渗透点,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升德育指导能力,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德育方法,能有效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与行为偏差。

  • 阅读(29)
上一篇: 工作室铜牌 | 下一篇: 沈芳三年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