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啸:读《长安的荔枝》心得:小人物的绝境与韧性 2025-09-02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国家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5-09-02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谢春啸:读《长安的荔枝》心得:小人物的绝境与韧性

读完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合上书页时,手心仍带着一丝紧张的薄汗。这本不足两百页的小说,用一个看似荒诞的任务——将新鲜荔枝从岭南运往长安,剖开了大唐盛世下小人物的生存真相。

主角李善德本是长安市舶司的一个小吏,年过四十仍碌碌无为,却意外被推上“荔枝使”的职位。当他算出“荔枝三日变味”的死局时,第一反应不是反抗,而是想“不如拼一把,若成了,便能给家人挣个安稳”。这让我想起生活里的许多人,我们或许都曾面对过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一个紧急的项目、一场重要的考试、一次必须扛住的家庭责任,最初的绝望感如出一辙。

最触动我的,是李善德在绝境中的坚持。他不是英雄,会抱怨、会恐惧,甚至想过放弃,但始终没停下尝试的脚步。他试遍盐渍、截枝、隔水、土窖等方法,在岭南的烈日下跑断腿,在长安的权贵间忍辱负重,只为让那筐荔枝多保鲜半日。这种“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的韧性,让我明白:所谓“成功”,有时不是达成目标,而是在认清困难后,依然选择向前走的勇气。

小说结尾,李善德最终保住性命,却主动放弃了晋升的机会,回到江南过起平凡生活。这个选择让我深思:我们追逐的“荔枝”,究竟是为了家人的安稳,还是被外界裹挟的欲望?当我们为了“目标”疲于奔命时,或许该停下想想,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坚守的东西。

《长安的荔枝》没有宏大的叙事,却用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写透了成年人的无奈与坚守。它让我懂得,生活中的“荔枝”或许永远运不完,但只要心怀韧性,守住本心,就不算输给命运。

谢春啸

  • 阅读(6)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