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汝娟《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2025-09-05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0000-00-00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4.孙权劝学

主备人  黄汝娟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文言文虽然有了接触,但是文言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还是要带着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走进文本,一起学习各种文言现象,学会翻译。

教学创意

这篇文章记事简洁,就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未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未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文章短小精悍,对话描写生动,既可落实本单元写人的教学重点任务,又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好文本,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课堂活动中通过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文言字词,掌握重点文言是虚词。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这篇课文的教学主要以朗读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能够疏通文义,积累一些基础的文言词句,通过传神的语言来体会生动的人物形象,掌握文言文基本的学习方法。

课型:文言文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活动组织

一、导入新课

二、作家、作品简介

三、走进课文

(一)一读,读准字音 出停顿

qīng   岂qǐ   涉猎shè  孰shú  遂suì   邪yé   更gēng

1.师范读课文,生听读,主要正音断句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学生读    

(二)二读,读懂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翻译,划出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

2.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

3.疏通文义 

(三)三读,读出语气

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1.孙权是如何劝学的?(生齐读孙权的话)

(1)师引导生体会孙权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心理: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严厉中又可见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用反问句式,可见孙权对吕蒙的推脱有一丝不悦和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2)学生表情朗读孙权的话并试背。

(3)引导学生从对孙权语言的分析中概括其性格特点。

好学,爱惜人才,关爱部下,善于劝导

2.这次吕蒙欣然接受孙权的建议,开始学习,课文是如何表现吕蒙学有长进的?

(生答:通过吕蒙于鲁肃的论议。学生齐读二人的对话)

(1)师引导学生体会鲁肃吕蒙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并试背。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

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2)联系“结友”一句,概括鲁肃和吕蒙的性格特点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鲁肃:敬才  爱才  豪爽        

吕蒙:知错能改  听取意见   虚心好学  坦诚豪爽

(四)四读,读出感悟

 昔日的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让同僚刮目相待,读罢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

①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②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四、拓展延伸

你能在文中找到我们常用的成语吗?

五、总结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背诵积累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

附:板书设计

 孙权        劝学           吕蒙       赞学      鲁肃

爱惜人才                  知错能改             爱才敬才

关爱部下                  听取意见

善于劝导                  虚心好学              豪爽

勤奋好学                  坦诚豪爽

  • 阅读(5)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