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听评课 2025-09-06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申港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0000-00-00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评课稿

在本次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中,聆听了张海华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围绕 “转化” 这一核心思想展开教学,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关注思维能力的培养,呈现出诸多亮点,同时也存在可优化之处,具体评课如下:

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精准对标新课标要求,明确了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面积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的知识目标,以及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的能力目标,目标设定具体、可衡量,且贯穿课堂始终,为教学活动指明了清晰方向。

教学过程设计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 “以生为本” 的理念。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创设 “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花坛面积” 的生活情境,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探究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没有直接给出面积公式,而是引导学生利用剪刀、平行四边形纸片等学具,通过 “剪、拼、移” 的操作,自主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同时鼓励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高等于长方形的宽” 这一关键联系,进而推导出面积公式。这种 “做中学” 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公式的由来,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综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方法,尤其注重 “转化思想” 的渗透。通过引导学生回顾 “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的方法,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究搭建了知识桥梁,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后续三角形、梯形面积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外,教师还借助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剪拼过程,让抽象的转化过程更加直观,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不过,本节课也存在一些可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小组汇报环节,教师给予的评价方式略显单一,多以 “说得好”“很棒” 等鼓励性语言为主,缺乏对学生思维过程的深度点评,若能针对学生的推导思路进行具体分析,如 “你发现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高与宽之间的关系,这个观察非常关键”,将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化思考。另外,在练习设计上,基础题较多,但拓展题较少,可适当增加一些如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条斜边,求高” 的题目,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

总体而言,这是一节优质的小学数学课。教师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氛围活跃,有效落实了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 “重过程、重体验、重思维” 的教学理念,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若能在评价方式和练习设计上进一步优化,课堂效果将更加出色。


  • 阅读(6)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