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
——《班级自主管理100个千字小妙招》读后感
金童中心小学 李列娟
翻阅这本由百位一线班主任智慧凝结的《班级自主管理100个千字小妙招》,仿佛走进了一座教育的“烟火人间”。书中没有高深的理论堆砌,却处处闪烁着实践的火花,字里行间洋溢着“放手”的勇气与“成全”的智慧。
一、 放手,是信任的起点,更是成长的沃土。
目录中反复跳动的“自主”二字,如“学生自己排座位”“班级公约变形记”“申诉制度”“让学生们自己管好自己”,无不彰显着核心理念——将班级还给孩子。当老师收起“事必躬亲”的疲惫,勇敢地将棒棒糖、课间操、微电影拍摄、家长会组织乃至“排座位”的权力交给学生时,管理不再是单向的约束,而成为唤醒责任、激发潜能的舞台。“把小鹰扔下悬崖让它扑腾”的比喻何其生动!教育者的高明,不在于永远做学生的拐杖,而在于适时放手,让他们在“扑腾”中长出强健的翅膀。
二、 妙招,是四两拨千斤的巧思,更是以生为本的深情
书中妙招之“妙”,在于其源于真实困境,解法充满巧思与温度:
1.化“堵”为“疏”的智慧: 面对“示爱纸条”,不是粗暴禁止,而是引导“自主改正错误三步曲”;面对“跟风起哄”,用“相互提醒”的约定替代批评;用“心灵存储盒”盛放爱的点滴,用“冥想”滋养心灵宁静。这些方法超越了简单惩戒,指向心灵的自我净化与成长。
2. 赋权增能的巧思: “小老师轮岗”“影子内阁”“生活部长炼成记”“签署工作责任书”,让每个学生找到角色认同与价值归属。“便利贴上的成长”“随身本记录”“一分钟测试游戏”,将宏大的“自主”目标,拆解为日常可感可操作的小行动,于细微处见真章。
3. 情感联结的纽带: “让我陪着你跑!”“在互动日记中温暖成长”“用美德故事点燃心灯”,这些妙招提醒我们,自主管理绝非冷冰冰的规则运行。建立在信任、尊重与关爱基础上的师生、生生关系,才是自主生根发芽最温暖的土壤。“裤子撕了,却收获了喜悦”的故事,正是这种温情与理解结出的意外之果。
三、“烟火气”中,蕴藏着教育的真谛。
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烟火气”——它来自讲台边、课桌旁、宿舍里、操场上真实发生的教育现场。百位班主任以朴实的笔触,记录下他们面对“老师,我不干!”“老师,我来想办法!”时的困惑、尝试、反思与顿悟。这些带着粉笔灰和汗水气息的文字,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变革,往往不是自上而下的理论灌输,而是无数一线教师在实践中迸发的智慧火花与坚韧探索。
总之,《班级自主管理100个千字小妙招》不是一本速成手册,而是一部充满教育情怀与行动智慧的启示录。它让我们深刻领悟: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塑造整齐划一的“产品”,而是点燃每个生命内在的火焰,赋予其自主行走的力量与方向。它如同一盏灯,照亮了从“保姆式”管理走向“自主型”成长的可能路径——放手,不是放任,而是更深沉的爱与信任;管理,不是控制,而是更有智慧的点燃与成全。
当教师敢于松开紧握的手,学会做一个“甩手掌柜”和幕后推手,教育的幸福与美丽,便在学生自主生长的姿态中,粲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