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工作总结
司开妹工作室成员 张琪烨
作为江阴市司开妹机械名师工作室的一员,本年度我始终以工作室“深耕机械专业教 学、培育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为指引,在教学研究、学生指导、课题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 现将年度工作从工作实绩、存在不足与未来期望三方面总结如下:
一、工作实绩
本年度我聚焦机电自动化专业教学核心需求,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 ”深度融合, 理实一体化,取得了成果如下:
1.科研成果落地,助力教学改革:完成论文《基于工业4.0 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创 新》并成功发表,期刊《农机使用与维修》。从教材“任务导向性、模块灵活性、内容实用 性 ”三方面提炼核心特征,为机械专业活页式教材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参与课题《积极 心理学视域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2.学生指导见成效,以赛促学强技能:继续担任 24 汽修 2 班班主任,并在 2024-2025 第二学期获评校优秀辅导员,并参与“幸福力班会课比赛”获得江阴市二等奖。
3. 自我提升不松懈,夯实教学基础:利用教学之余深耕专业能力,系统研读职业教育经 典著作《幸福力教师的自我调节》,结合机械专业教学实际撰写读书心得。书中“理实一体 化教学 ”“分层任务设计 ”等方法已应用于日常课堂,如在“零件加工精度控制 ”课程中, 通过“案例导入+实操任务 ”的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后续教学优化奠定 了基础。
二、存在不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工作仍有提升空间:
1.教科研成果较少:本年度的论文、课题成果虽在工作室内部试点,但未形成可复制、 可推广的完整方案,尤其在与江阴本地机械企业的对接中,未能将教材成果、教学方法与企 业岗位需求深度结合,成果的实践应用价值未充分发挥。
2.学生指导需优化:赛事指导中多聚焦“项目完成与奖项获取”,对学生后续的创新思 维延续性培养关注较少,如获奖项目未进一步优化升级为课堂教学案例,也未引导学生将创 新思路应用于日常专业学习,“ 以赛促学”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3.专业方向基础学习:当前学习与研究多围绕“传统机械教学 ”展开,对“智能制造 ” “数字化教学工具 ”等新兴领域的关注度不足,在工作室推进“机械专业数字化教学改革 ” 的过程中,自身技术储备与教学方法更新速度未能完全跟上,影响了参与工作室核心项目的 效率。
三、未来期望
未来一年,我将继续以工作室为平台,在专业成长与教学实践中持续发力,为江阴市中 职机械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2025.8.312024-2025学年度工作总结
司开妹工作室成员 张琪烨
作为江阴市司开妹机械名师工作室的一员,本年度我始终以工作室“深耕机械专业教 学、培育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为指引,在教学研究、学生指导、课题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 现将年度工作从工作实绩、存在不足与未来期望三方面总结如下:
一、工作实绩
本年度我聚焦机电自动化专业教学核心需求,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 ”深度融合, 理实一体化,取得了成果如下:
1.科研成果落地,助力教学改革:完成论文《基于工业4.0 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创 新》并成功发表,期刊《农机使用与维修》。从教材“任务导向性、模块灵活性、内容实用 性 ”三方面提炼核心特征,为机械专业活页式教材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参与课题《积极 心理学视域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2.学生指导见成效,以赛促学强技能:继续担任 24 汽修 2 班班主任,并在 2024-2025 第二学期获评校优秀辅导员,并参与“幸福力班会课比赛”获得江阴市二等奖。
3. 自我提升不松懈,夯实教学基础:利用教学之余深耕专业能力,系统研读职业教育经 典著作《幸福力教师的自我调节》,结合机械专业教学实际撰写读书心得。书中“理实一体 化教学 ”“分层任务设计 ”等方法已应用于日常课堂,如在“零件加工精度控制 ”课程中, 通过“案例导入+实操任务 ”的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后续教学优化奠定 了基础。
二、存在不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工作仍有提升空间:
1.教科研成果较少:本年度的论文、课题成果虽在工作室内部试点,但未形成可复制、 可推广的完整方案,尤其在与江阴本地机械企业的对接中,未能将教材成果、教学方法与企 业岗位需求深度结合,成果的实践应用价值未充分发挥。
2.学生指导需优化:赛事指导中多聚焦“项目完成与奖项获取”,对学生后续的创新思 维延续性培养关注较少,如获奖项目未进一步优化升级为课堂教学案例,也未引导学生将创 新思路应用于日常专业学习,“ 以赛促学”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3.专业方向基础学习:当前学习与研究多围绕“传统机械教学 ”展开,对“智能制造 ” “数字化教学工具 ”等新兴领域的关注度不足,在工作室推进“机械专业数字化教学改革 ” 的过程中,自身技术储备与教学方法更新速度未能完全跟上,影响了参与工作室核心项目的 效率。
三、未来期望
未来一年,我将继续以工作室为平台,在专业成长与教学实践中持续发力,为江阴市中 职机械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202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