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旭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2024年度研修总结 2025-09-16
网站类目:在研项目

刘正旭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2024年度研修总结

一、常规事务有序推进

工作室持续贯彻澄教发[2023]31号文件精神,严格遵循“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原则开展研修。成员分组机制高效运行,三组分工明确(第一组:张超等6人;第二组:刘毅然等6人;第三组:李博文等6人),各组组长切实履行协调职责,保障组内研习、教学任务落实。资源共享体系进一步完善,导师与学员全年推荐教研文章24篇,各组均按要求提交学习体会共计12份,内容涵盖高考命题分析、整本书阅读策略及教育写作方法等领域,有效支撑成员自主研习。

二、核心研修活动全面落实

本年度按计划开展线下集中教研5次、线上活动3次,活动闭环管理成效显著:

1.8月启动会议于南菁高中举行,完成学年计划解读与分组任务部署,第一组高效统编首期活动简报,确立研修基调。

2.9月南菁高中集中教研聚焦同课异构课题设计,刘正旭导师作《高考语文教学考一致性实践》专题辅导讲座;同步开展线上读书分享会,深度研讨王本华、冯渊等学者文献,第二组全程跟进简报制作。

3.10月华士高中教学研讨成功实施同课异构实践,探索实用性文本教学新路径;成员参与南菁高中全国审美课堂展示活动,吸收跨区域教学经验;第三组完成图文简报,精准提炼三组微讲座精华(主题涵盖单元教学设计、缄默知识应用等)。

4.11月跨区域协作突破:与甘肃酒泉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联合教研,对比分析东西部教学案例差异;三位组长分别就校本课程开发、微专题设计进行经验分享,深化东西部教育协作内涵。

5.12月江阴一中课程基地参访实地考察语文课程资源建设,特邀专家开展课题申报指导,助力成员申报市级以上课题5项,第二组全程记录形成专项简报。

三、研修成果与辐射效应

1.教研成果显性化:形成同课异构课例集8份、读书报告18篇、微讲座讲稿12份,其中3项教学设计获市级奖项。

2.区域影响力提升:通过华士高中、江阴一中等校际联动,辐射教师200余人次;与酒泉工作室共建资源共享库,跨省传递江阴课改经验。

3.成员专业成长:80%成员开设校级以上公开课,张超、刘毅然等4人获评江阴市教学新秀,工作室初步形成“实践-反思-产出”的成长闭环。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技术融合不足:线上活动互动形式单一,需引入数字教研工具提升协作深度。

2.成果转化待加强:部分课例未系统梳理为可推广模式,2025年将重点出版《工作室年度成果集》。

3.跨学段衔接缺位:高中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未充分探讨,拟于20253月联合初中工作室开展专题教研。

 

结语:2024年度工作室以扎实的研修活动践行“三导向”原则,初步实现“教学研一体化”目标。2025年将聚焦成果凝练与技术赋能,进一步扩大示范引领效应,为江阴市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阅读(6)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