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教学资源【5】《恰利利恰利》马洁娅 2025-09-16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县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5-09-16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城西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恰利利恰利》

时间

3月

地点

教室3

主讲人

马洁娅

话题

《恰利利恰利》

主讲人发言稿

1.教材解读:

修改意见

《恰利利恰利》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歌名来自于歌曲中的印尼语衬词。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印尼农家人在田间劳动时的热闹景象。全曲共五句,除第五句衬词的节奏有些变化外,其余都以基本节奏型X XX  XX XX  X |贯穿全曲。虽然相同节奏型反复出现,却并无单调冗长之感,反而更显纯朴和欢快。第五句分成两个声部,第二声部先唱,第一声部是第二声部节奏的浓缩和模仿,用“弱”的力度衬托在第二声部的长音中,好似回声的效果,使人感到意犹未尽。

 

 

 

 

 

 

 

 

 

 

 

 

 

 

 

 

 

 

 

2.目标确定:

1、认知:感受印度尼西亚民歌的特点。学生在欣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印尼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2、能力:学生能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恰利利恰利》,培养学生二声部演唱的能力,训练学生的音准。

3、情感:培养学生对外国民歌的兴趣,充分感受歌曲中勤劳、质朴、善良的人们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准确把握《恰利利恰利》中的交替合唱声部,并能用快乐的歌声正确表现歌曲的情绪。

 

3.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好,我们快进教室啦,你们能跟着老师的律动走进教室吗?(伴奏音乐循环)

         跟我     

         这样     

         真不     

X      X  |  X X    X  |

踮脚  踮脚 拍手拍手拍手

(学生站到位)

2、师:小朋友们好,初次见面,老师想送首歌给同学们

老师(想)要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律动来为老师配合一下

(跟    |音乐   |      |不抢   |

(请    |动起   | 节    奏 |要稳   |)

       (播放伴奏音乐,师范唱)

        谢谢同学们的配合,请坐

   师:同学们, 你们从刚才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怎样的心情呢?

   生:欢快、开心

师:老师心情也是开心快乐的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内容呢

请你看屏幕上的歌谱并听音乐,听完后我们一起来交流,歌曲中哪一句歌词最有特点?

生:恰利利恰利恰蹦蹦,沙拉拉盖都沙多蹦

师:这句歌词的确很有特点,属于称词。,没有实际意义。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唱的歌曲,歌曲的题目就来自于这句话中的一个衬词《恰利利恰利》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以及初次聆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感受歌曲旋律,为歌曲教唱做铺垫。

二、朗读歌词

1、师: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歌词

恰利利恰利恰蹦蹦,沙拉拉盖都沙多蹦(圆舞板打节奏)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句话都起来很顺口还是很拗口啊?

生:拗口

师:为什么呢?

师:因为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要求我们的唇舌特别灵活

我们加快速度来试一试

恰利利恰利恰蹦蹦,沙拉拉盖都沙多蹦(一定要注意唇舌的灵活性,是不是好一点啦)

师:请   | 听清   |    | 加速   |

恰利利恰利恰蹦蹦,沙拉拉盖都沙多蹦(同学们读得真好)

2、师:你能用同样的节奏型,把这段歌词来读一遍吗

   |跟我   |

太阳从东边爬上来,庄稼人中的到田里

恰利利恰利恰蹦蹦,沙拉拉盖都沙多蹦

真不错,你能完整朗读第一段吗?

师:你们能把第二段歌词朗读一向吗?

生:用力呀用力锄着地,小心呀小心撒种子

恰利利恰利恰蹦蹦,沙拉拉盖都沙多蹦

设计意图按节奏朗读歌词有助于学生在演唱时唱得更准确。

三、学唱歌曲

1、师: 同学们  读的 真不   |接下    |请你们  跟我 |一起  |

太阳从东边爬上来,庄稼人中的到田里

恰利利恰利恰蹦蹦,沙拉拉盖都沙多蹦(基础好跟一遍,基础不好就代唱)

 

2、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无论是我们读得还是唱的,为什么觉得这首歌曲特别容易呢?

师:你们看,他所有的节奏型都是

X XX   X XX X    X |

师:这个节奏都是一字一音,还是一字多音啊?

生:一字一音

师:是的,一字一音让我们读起来非常的朗朗上口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

师:不过这几个音要唱的很准

3、师:请同学们看,这几个地方的旋律进行方向,这三句话的旋律线都长得一样,但是音符的音高是不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科尔文手势)

5 55  3 54 3    |4 44  2 4 3 2   |

5 55  1 1| 2 3    |4 44  5 4 3 2   |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里的4和3的音高只差一点点,请同学们唱的时候一定要唱准,老师的耳朵可是很灵的哦,我们加上歌词再来一次

太阳从东边爬上来,庄稼人中的到田里

恰利利恰利恰蹦蹦,沙拉拉盖都沙多蹦

师:同学们这下唱得很准了。

四、二声部学唱

1、师:勤劳善良的人们干了一天活,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去了,你们听——

  (播放后半段音乐)

师:他们是怎么样怀着愉快的心情回去的?

生:唱的啦啦啦

师:同学们,歌曲中的他们是一起唱的还是用两种声音一起唱的?请听——

生:两种

师:你们的耳朵很灵敏。在我们音乐中是怎样来记录这两种不同的声音 的呢?

(听完以后再出示二声部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个二声部,你们看哪个声部先唱呀

    我们先来唱唱二声部

生:上面是一声部,下面是二声部

师:哪个声部先唱呢:

生:二声部

师:好,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旋律

2、师:同学们,唱完旋律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的旋律特点(老师带学生唱视唱。学生听辨)

师:听出来了没有?第二声部的旋律是没有休止符号的,唱的时候要延绵连贯

    第一声部呢有休止符,我们在唱的时候舌头要灵活有弹性

3、师:我们加上歌词来唱一唱,老师请这半边的同学唱第一声部,这半边的同学唱第二声部,注意一声部要唱的有弹性,二声部要唱的连贯(左高声部右低低声部)

师:注意声音的位置(可以加动作)

师:同学们我们把这首歌曲学完了,让我们一起来把这首歌曲完整来唱一唱加入你们喜欢的律动(师边带唱边走进学生中)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也被你们的歌声感染了。

师:这首民歌用很有规律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国度,——印度尼西亚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演唱等音乐活动使学生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五、拓展

1、师:印度尼西亚可是一个美丽的国度哦(点击视频)

师:小朋友们刚才是不是被印度尼西亚美丽的风光给吸引啦

    让我们用这种美丽的心情唱出对印度尼西亚民歌的喜爱

(播放音乐伴奏,学生唱)

  |仔细   |

(前第一第二乐句老师唱隆,第三第四乐句留着给学生创编)(给学生手势不要唱)

老师刚才是怎样表达对印度尼西亚的喜爱的

生:加入了不一样的声音

师:老师加入了什么声音

生:隆隆隆

师:这是哪一种乐器发出的特别声音呢?

2、师:师介绍安格隆乐器并听安格隆的音效)

师:刚才呀,老师就是用人声来模仿了这件乐器的声音

你们能模仿老师来唱一唱吗?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这首歌曲创编了二声部,来唱的隆隆隆

师:你能模仿老师来创编一下吗?

(生创编)

师:同学们,你们能的创编能力真强

师:你们能唱一唱吗?先唱旋律,加“隆”

(学生跟范唱进行二声部练习)

3、分声部唱歌词和隆

让我们一起加上歌词来唱一唱

4、完整唱全曲二声部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完整演绎二声部合唱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模仿老师的二声部创编规律来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六、简易乐器

1、师:刚才啊我们用人声来模仿了安格隆特有的音效,怎样让隆的音色与安格隆更加像呢?请同学们看你的椅子里面。里面藏着很神秘的乐器呢?你玩一玩,告诉老师。这个乐器可以发出几种不一样的声音?

     生玩竹筒,分享,摇晃的散音、敲击的断音等等

师:小朋友们,我们把散音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呢?

生:放在长音的地方

点状的实音放在爬楼梯的地方

2、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同学们做的真好,让我们一起完整来演绎

师:请这半边的同学用乐器来伴奏,同时演唱二声部。这半边的同学唱一声部

师:同学们演绎的真好

【设计意图】通过竹筒声音的探索,模仿印度尼西亚的乐器——安格隆

七、结束语(播放舒缓的音乐)

同学们,我们的音乐课即将结束啦,老师感到特别开心,我想问问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本领呢?

生:学会了唱《恰利利恰利》,学会了合唱,……

师:你们学的很认真,这是开心哩个来单元中的歌曲,还有很多开心的歌曲等待我们课后一起去学一学

师:最后让我们怀着开心的心情,边唱着歌边律动走出教室

 

 

 

 

 

 

 

 

 

  • 阅读(5)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