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教学资源【7】《加伏特舞曲》王晓洁 2025-09-16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县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5-09-16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 王晓洁

【作品分析】

《加伏特舞曲》选自人音版二年级教材第五单元,是荷兰作曲家戈塞克创作的经典作品,原为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多种器乐版本,本课选用了单簧管独奏版本,其旋律活泼明快,节奏鲜明,具有法国宫廷舞蹈的优雅与民间音乐的活力。 乐曲为ABA三段体结构(单三部曲式),第一乐段(A)节奏跳跃、轻快,第二乐段(B)旋律舒展优美,第三乐段(A’)再现主题。

【学情分析】

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舞蹈通过节奏、旋律和动作传递独特的情感表达。学生通过本单元前两课时的学习,对圆舞曲和小步舞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知,本课将通过唱游的方式,开启加伏特舞蹈的了解、体验之旅。

【教学目标】

1.安静聆听作品,继续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感受作品轻盈优雅的风格特点,积极参与各项唱游活动。

2.能通过音乐游戏,在感知音乐旋律高低、快慢、强弱变化的同时,对作品的两个主题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分辨主题,感知作品ABA结构。

3.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能借助随音乐行进、体态律动等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丝带

【教学重点】欣赏作品第一部分,不同主题的听赏与表现

【教学难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变化

 

【学习过程】

一、课前游戏初体验

1.分享“我的”课间游戏。

2.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本课游戏的规则,如下所示:

  1)安静地聆听

2)跟上音乐的节奏,走出音乐的变化

3)音乐渐慢,轻轻回到座位上

二、欣赏作品第一部分

1.初听:聆听音乐第一部分片段,师生互动击掌

2.二听:探究三次击掌的变化(音的高低)。

3.三听:走下位置和同伴打招呼击掌表现音的高低

4.音色感知

1)猜测音乐的演奏乐器。

2)了解单簧管

3)观察谱例,模仿单簧管的声音,跟着钢琴用“du”模唱旋律。(

4)拿起“单簧管”,加快速度再唱旋律。

5)填入歌词用演唱的方式介绍单簧管

【歌词:我是快乐单簧管 dü dü dü,音色圆润多变幻dü dü dü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dü dü dü,请和我一起吹dü dü dü。】

5.装饰音感知

思考:1)几个特别活泼、调皮的音符宝贝藏在哪里?

2)你能用身体动作把这个调皮、灵活的装饰音表现出来吗?(耸肩、响指、击掌等等)

6.律动表现第一部分

1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

2)了解作品相关文化及作者介绍:加伏特舞曲源于法国的加普地区,生活在那里的人叫加伏特人,他们跳的舞蹈被称为加伏特舞蹈。

3欣赏加沃特舞蹈视频,总结舞步特点:舞姿——优雅,脚步——轻盈 。蹲起

4)模仿体验。

5)完整演绎第一部分

三、欣赏作品第二部分

1.对比聆听、感受情绪

2.跟着图谱画旋律线,感知旋律起伏。

3.丝带律动

1)自主探索,挥舞丝带。

2)对比节奏的舒展与紧密、平稳和跳跃。

3)用丝带完整表现第二部分旋律。

四、完整聆听乐曲

1.聆听全曲,感知结构,找出相同的乐段。

2.完整演绎全曲

五、学以致用

1.思考:在《加伏特舞曲》的音乐中,如何进行课间游戏?

2.体验:将自己的设想进行展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