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2025-09-17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市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黄婷婷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5-09-17 执教地点:江阴二中 执教内容:细胞的增殖 参加对象:全体生物教师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1节 细胞的增殖(P110

【教材分析】

“细胞增殖”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增殖及其意义、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其中有丝分裂的过程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有丝分裂是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还是学生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甚至是生物班的学生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他们在初中曾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在当时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学习目标】

1.生命观念:运用结构与功能观,举例说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与细胞分裂之间的关系;认同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科学思维:基于有丝分裂的显微图像和模型,采用归纳与概括等方法,说明有丝分裂各时期主要特征及相关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

1.概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简述细胞周期。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策略

本节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比较抽象繁杂,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认真思考。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等方法分析问题。

在讲有丝分裂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逐步演示与黑板板图相结合的方式分步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认识和分析一个生命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即除了一般的文字描述外,还可以用图形描述特点,用图解突出重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2、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相结合

3、教学过程

一.有丝分裂

活动一:结合表格资料,小组讨论细胞分裂过程,遗传物质如何实现精确地平均分?



活动三: 阅读学习资料,梳理人受精卵细胞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特征,并完善填空。














间期特征:进行 复制和有关 的合成。细胞适度生长。

前期特征:①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

发出星射线,形成

③核仁逐渐 ,核膜逐渐

④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中期特征:①星射线牵引染色体运动,使其着丝粒排列在 上,

②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后期特征:① 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

②子染色体在星射线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特征:①染色体变成 ,纺锤丝

重新形成,形成两个新细胞核,

③细胞膜在赤道板的位置 ,将细胞质一分为二。

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准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二.细胞周期


用字母表示

图中分裂间期:

分裂期:

一个细胞周期:

















不同细胞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h

思考:为什么细胞分裂间期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试一试:给下图光学显微镜下动物细胞分裂排序


  • 阅读(13)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