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如何上一堂好课》有感 2025-09-18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近日,意外淘到一篇文章《如何上好一堂课》,读完后,收获满满,全书以 “学生成长” 为核心,通过真实教学案例,拆解 “好课” 的底层逻辑,打破 “教师主导、知识灌输” 的传统误区,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可落地的方法,尤其在课堂设计、师生互动、教学反思等方面极具启发。

文章中提到“好课的起点不是教师要讲什么,而是学生要学什么、能学会什么’—— 逆向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倒推教学环节。”,这句话,我深有体会,以往备课常陷入 “知识点罗列” 的误区,比如教程序设计“” 时,先背程序格式再做习题,学生很难理解程序的实际意义。书中 “while循环” 的案例让我意识到:逆向设计能让课堂更贴近学生需求,先明确 “学生需能用循环解决定时查询问题”,再设计实践活动,才能让知识真正 “活” 起来。

文章中说,师生互动的本质不是问答游戏,而是教师用尊重搭建安全表达空间’—— 允许学生犯错,鼓励学生质疑,才能让思维真正发生。“,我曾因担心课堂进度,打断过学生 “偏离教材” 的提问,现在明白:互动的 “温度” 比 “效率” 更重要。比如讲解指针时,学生提出能不能通过指针读取内存,造成内存泄漏,引发安全问题,我通常不对这做出讲解,怕讲解多了,引起计划,进度等问题,实际上反而扼杀了学生的思考力。


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好课的核心是以生为本”—— 不是教师讲得精彩,而是学生学得主动;不是知识装满,而是能力成长。未来教学中,我会以四大好课标准(主动参与、能力目标、温度互动、反思延伸)为指引,将书中方法转化为实际行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