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设计 2025-09-18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市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花希颖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5-08-15 执教地点:无锡市教育信息化和装备 执教内容:盐和糖哪儿去了 参加对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难以溶解在水中。

2.能依据物质是否容易溶解在水中这一标准,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3.能仔细观察物质溶解在水中的过程,并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进行描述。

4.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知道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难以溶解在水中。

教学难点:能仔细观察物质溶解在水中的过程,并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描述。

三、教学过程

模块一:什么是溶解

1.谈话: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个神秘的布袋,你们知道里面是什么吗?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观察呢?

2.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用看一看、摸一摸的方法仔细观察这三种物质,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提醒:出于安全与卫生的考虑,暂不用尝的方法。

3.学生交流:颜色、形状……根据特征说一说三种物质的名称:食盐、红糖、沙子。

4.提问:食盐、红糖、沙子这三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会有什么变化?

5.演示:在水中放入一种物质,并用搅拌棒搅拌。

提醒:搅拌时不要让小棒撞击烧杯,以免损坏。一种物质只能用一根搅拌棒,搅拌下一杯需要另换一根搅拌棒。

6.活动:将食盐、红糖和沙子分别取一平勺,放入等量的水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观察并记录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7.学生交流现象。

8.小结:像食盐和红糖这样,放入水中后变成肉眼难以分辨的微粒,水仍然保持透明的现象,叫作溶解。

【设计意图】水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可以溶解一些物质。通过观察食盐、红糖、沙子三种物质并描述物质的特征,再让学生把它们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对比中初步建立溶解概念。

模块二: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溶解情况

1.提问:生活中,除了食盐和红糖,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

2.谈话:(出示油、胡椒粉、味精、面粉)如果把这4种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观察哪些容易溶解,哪些难以溶解。先猜一猜。

3.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将油、胡椒粉、味精、面粉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静置3分钟后,观察实验现象并交流,在实验记录单上填写实验结果。

4.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及结果。

5.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结果给4种物质分分类,并交流分类结果。

6.提问:你又发现了水的哪些特征?

7.回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8.课后作业:在家里寻找不同的物质,如小苏打、咖啡粉等,观察它们是否溶于水。

【设计意图】在举一反三的活动中,学生在自主操作、亲身体验中再一次理解应用前面学习的概念及观察与描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迁移能力,加深对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特征的理解。并按照是否容易溶解在水中这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发展学生比较与分类的科学思维。

  • 阅读(8)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