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5-09-19
网站类目:课堂实录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朱丽 所在单位:江阴市申港中学 执教时间:2024-10-16 执教地点:江阴市申港中学 执教内容:化学式与化合价 参加对象:申港中学全体化学教师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课,聚焦于化学式的意义、书写和读法。化学式是化学世界的语言,是学生学习化学必备的基本工具。初中生首次系统接触化学式概念,需要从宏观到微观建立理解,掌握其表达规律。

本课以物质名片为创意切入点,通过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化学式概念,将抽象的化学符号与具体物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化学符号意识和微观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式的定义及其表示意义
  2. 掌握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数字表示的含义
  3. 学会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规则
  4. 能够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述物质的组成

5. 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化学式的意义,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2.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规律

教学难点

化学符号的微观意义及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转换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分子模型套件、实物标签(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等)、

导学案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美丽化学》视频片段,展示化学世界的多样性。"化学世界还需要沟通交流的语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化学世界的语言——化学式与化合价。"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化学之美,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冲击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课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二)环节一:物质有名片(15分钟)

问题1: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你能为设计一个简洁、通用的名片吗?

学生活动:尝试为水设计名片(可能写出HO、水、water等不同形式)。

引导分析:展示各国矿泉水瓶标签,讨论哪个标签更合理?为什么HO是最佳选择?

问题2:根据铁的微观粒子构成图(铁原子聚集),为铁设计名片;根据氯化钠的微观粒子构成图(钠离子和氯离子交替排列),为氯化钠设计名片。

学生活动:尝试写出FeNaCl等化学式,并讨论这些名片的意义。

问题3:同学们刚才为水、铁、氯化钠设计了名片,请梳理一下,你为物质设计名片的思路是什么?

总结提升: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物质名片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化学式的产生过程,理解化学式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三)环节二:化学式会说话(10分钟)

讨论活动"化学式有特殊功能——会说话。你能说说化学式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吗?

HO为例分析:

宏观意义: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微观意义:表示一个水分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数字意义辨析:分析2HO中不同位置数字"2"的含义(前面的2表示两个水分子,右下角的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深入分析化学式的多重含义,培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式的能力。

(四)环节三:化学式真有用(15分钟)

问题1:观察常见物质图片(铜、氧气、食盐、二氧化碳等)

(1)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并思考其意义

(2)尝试将这些物质按组成进行分类

(3)能否写出海水的化学式?说明理由

问题2:动手连连看——将化学符号与对应模型连接
2O
O2HOHO 与相应分子模型配对

问题3:根据臭氧(O)的化学式,画出分子模型
讨论:"哪种结构是臭氧分子真正的结构?为什么同一化学式却能画出不同结构的分子?"

问题4:观察过氧化氢标签,获取信息
从标签中找出化学式、组成元素、含量等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巩固化学式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建模和应用能力。

(五)环节四:化学式我会写(15分钟)

1. 单质化学式书写和读法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如SPFe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和右下角数字表示(如OO

读法规则:气态单质读作"某气",非气态单质直接读元素名称

2. 化合物化学式书写和读法

元素排列顺序:金属左非金属右;氧元素通常在最右边

原子个数表示:用数字角标表示,个数为1时省略

读法规则: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有时要读出原子个数;含酸根读作"某酸某";含氢氧根读作"氢氧化某"

练习巩固:完成导学案上的书写和读法练习

设计意图:系统学习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规则,通过练习巩固技能。

(六)课堂小结与反思(5分钟)

知识梳理: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化学式的定义和意义

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

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规则

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体系,强化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七) 课外练习(5分钟)

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题,包括:化学用语辨析题、化学式书写题、数字意义解释题、综合应用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

一、化学式的定义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二、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表示某种物质;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表示一个分子;表示分子的原子构成

三、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

四、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五、化学式的读法规则

七、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以"物质名片"为核心创意,通过一系列递进式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化学式概念。教学过程中注重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建立,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克服抽象思维难点。课堂活动丰富多样,既有个人思考,也有小组讨论,还有模型操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式的读写规则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后续课程中需要持续强化训练。同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提供更多的具体实例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本课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价值和语言之美,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阅读(6)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