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美玲 读书笔记 2025-09-20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学科大概念统摄下的中学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读书笔记

江阴高新区实验中学 邵美玲

在当前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碎片化教学”“知识与应用脱节等问题仍困扰着不少教师。如何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从 记忆化学知识转向 理解化学本质,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近期研读《学科大概念统摄下的中学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一书,其以 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与实践路径,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也让我对中学化学教学有了全新的思考。

一、核心认知:读懂 学科大概念的教学价值

书中首先明确了 学科大概念的内涵 —— 它并非单一的知识点,而是能够统摄学科核心知识、方法与价值的 关键观念,是连接具体知识与学科本质的 桥梁。例如,中学化学中的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等,都属于典型的学科大概念。这些大概念如同 锚点,能将分散的化学知识(如具体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操作等)串联成有逻辑、有体系的知识网络。

此前在教学中,我常陷入 逐章逐节教知识点的误区:讲完 水的性质再讲 溶液的配制,知识之间缺乏关联,学生虽能记住单个知识点,却难以理解 水的极性如何影响溶液形成这一深层逻辑。而书中强调,学科大概念的价值在于 减负提质:通过大概念筛选核心知识,减少非必要的细节记忆,同时引导学生从 是什么转向 为什么”“怎么样,培养其化学学科思维。比如,以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为大概念,可将 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实验方法整合教学,让学生理解 分离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差异,而非孤立记忆每种操作的步骤。

二、实践关键:大单元教学设计的 破与立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学科大概念落地的核心载体。书中详细阐述了大单元设计的路径,其核心在于 打破传统课时界限,以大概念为线索重构教学内容与活动,这一过程体现了 的结合。

的是碎片化的课时划分与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传统教学中,一个知识点往往对应 1-2 课时,教师按 知识点讲解 例题练习 课后作业的流程推进,学生难以形成知识的整体认知。而大单元设计则要求根据大概念的逻辑,将相关知识、实验、探究活动整合为一个 教学单元,课时可灵活调整(如 3-5 课时)。例如,围绕 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大概念,可将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整合为一个大单元,通过 实验探究 数据分析 规律总结 实际应用的流程,让学生逐步理解 金属的活动性决定其反应规律这一核心逻辑。

的是 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与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书中特别强调,大单元设计需聚焦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将素养目标融入教学活动设计。例如,在 质量守恒定律大单元中,教师可设计 实验验证 质疑讨论 微观解释 定量计算的活动:先让学生通过白磷燃烧、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等实验提出猜想,再引导其讨论 镁条燃烧后质量变化的异常现象,进而从微观角度(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解释质量守恒的本质,最后结合 化学方程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一定量反应物的产物质量)。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等素养。

此外,书中提供的多个中学化学大单元案例(如 水的净化与利用”“常见的酸和碱)极具参考价值。这些案例均遵循 大概念提炼 素养目标设定 教学内容重构 活动与评价设计的步骤,尤其注重 真实情境的融入。例如,水的净化与利用单元以 城市饮用水处理为真实情境,让学生在 设计简易净水器 检测水样水质 提出节水建议的活动中,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体现了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

三、反思与启示:从 教知识育素养的转变

读完此书,我深刻认识到,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应从 教知识转向 育素养,而学科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路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自身教学的反思:

其一,大概念的提炼需 精准。并非所有知识点都能成为大概念,提炼大概念需立足课程标准,结合中学化学知识体系的核心逻辑,避免将 知识点等同于 大概念。例如,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是知识点,而 物质制备的实验设计思路(根据物质性质选择原料、装置、收集与检验方法)才是可统摄的大概念。

其二,大单元设计需 留白。书中提到,大单元设计并非 教师预设所有环节,而是要给学生留出探究与思考的空间。例如,在实验活动中,可允许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如 如何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即使方案存在不足,也可通过讨论、改进的过程培养其创新意识。

其三,评价需 多元。传统的纸笔测试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素养发展,大单元教学需结合过程性评价(如实验操作、探究报告、课堂讨论表现)与终结性评价(如单元测试、项目成果展示),实现 知识掌握素养发展的双重评价。

四、结语

《学科大概念统摄下的中学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一书,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更给出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它让我明白,中学化学教学不应是 零散知识点的堆砌,而应是 以大概念为引领,以素养为目标,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化学本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未来教学中,我将尝试将书中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实际,从 设计一个大单元开始,逐步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让化学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阵地。

  • 阅读(6)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