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 读书笔记 2025-09-21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化学课堂其修远  上下求索觅“芬芳”

         -------读新课标有感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原来可以有如此多的感叹,经过暑期和14号杨教授两次的培训,对化学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自己也感觉到原来化学可以这么教,结合暑期给我们每位老师下发的一本化学教学论的书籍,发现自己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原来自己的教学观念已经如此陈旧,大部分时候还是灌输式的教育,特别是从45分钟的旧课堂走到40分钟的新课堂,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害怕讲不完,一直在跟时间在赛跑,更多的是老师直接讲授,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和吸收,当然也没有方法和技巧可谈,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和几次培训的解读,让我真正认识到教学理念的陈旧,原来还有现代教师的名词,现代教师是学习的领航员,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也刚刚接触到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构建体系框架,基于真实情景进行组织教学,如何确定科学有效可行的教学目标等等问题,所有的一切均是基于新课标要求衍生出来的问题和对现代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我想现在需要先根据发展中心的步骤,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实践,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对培训和书籍的部分点滴理解如下:

1.迅速理解核心素养,理解并实施新课程理念创新与策略

   学科实践即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学科实践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是学科层面落实和培养核心素养的创举。它是一种以‘身体参与和亲身经历’为表现形式,以‘体验和感悟’为内在特征的学习活动。”学科实践并不是抛弃知识,而是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经过培训和学习首先应该迅速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要求的核心素养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责任四个方面,即形成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发展科学思维,强化创新意识,经历科学探究,增强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具有责任担当,要我们在新的四维角度进行教学,在情景和大概念的引领下进行有效的教学,所以应该理解并寻找一个突破点进行实践实施理念,要认真学习基于学科本质,合理构建教学体系,努力理清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从一个点进行突破,逐渐适应新课改下的改变。

2.基于学科理解,做好化学课堂教学

用暑期培训的课题作为自己学习心得的片段认识,教学确实需要确立有效且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避免假大空,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入手,基于学科素养要求入手进行目标确定,明确学生需要什么,我要教什么,我要怎么教,这样教之后学生知识获取的怎样等方面入手,合理组织单元结构,在大概念统领下,设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逻辑的教学过程,并努力融入情景,寻找素材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带着情景进行探究,内化学到的知识,初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让教学学习和评价在教学目标上一致,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3.研究考题动向,指导并做好课堂中的实验教学

   新中考已经实施两年,特别是第二年的中考题更多的对知识情景应用和组织表述方面要求更高,也是对我们教学提出了相关的更高的要求,情景是一方面,我想更多的是研究好考题,强调教学中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而化学思维更多的又是在化学实验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验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目前,由于考虑各种条件的限制,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大多是“照方抓药”式的验证性功能实验,课本编排出详细准确的实验药品及条件、具体的实验步骤,来验证某物质的性质、某物质的制取方法或某个反应原理。按“讲述—实验—讨论”的程序,教师先讲述用什么仪器、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注意的事项,甚至板书到黑板上,学生按照教材和教师讲的去做,缺少创意和新意,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作用非常有限。对于教材中某些验证性实验,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已有实验内容,结合学生已具备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相关化学知识改为创设有新意境、新内容的探究性实验,便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情境中,从而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去大胆去创新,努力去探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层次上观察和思考,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创新探究能力,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克服认识与实践的“两张皮”现象。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追求教学过程的优质化、教学原则的科学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化、教学评估的规范化;有针对性地对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提出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益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必将引起作为教者的更多的思考与投入,只有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地完善与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 阅读(1)
上一篇: 刘金星 读书笔记 | 下一篇: 朱宇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