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视频——新闻报道:开学近一个月,流感季提前带来。据专家解释,受新冠疫情影响,人群免疫力普遍降低,往年常见于冬春季的流感,今年提前到来。
问题:预防性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你们都知道哪些预防性消毒剂吗?(酒精、84消毒液等)
环节一:医用酒精的消毒原理——基于微粒探究物质的成分
【问题1】酒精为什么可以消毒?
【实践活动1】抽取一张酒精消毒湿巾擦拭手部,观察并感受手部的变化。(提示:看一看、问一问、感受下温度)
问:你有什么感受呢?
过渡:以上都是我们的宏观感受,并不能帮助我们解释酒精的消毒原理,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走进微观世界吧!
【展示图片】1.实验室酒精图片和酒精放大1000万倍的微观图片——酒精是由酒精分子和构成的。
2.75%的医用酒精微观示意图——水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3.病毒的结构图片——蛋白质外壳和内部基因链构成。
科普:酒精分子破坏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从而使病毒失去活性。
过渡:从微观的角度能够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很多的现象,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究从未停止脚步。
【基于微粒探究物质成分的历程】
牛顿——道尔顿——阿伏伽德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图片:扫面隧道显微镜下苯分子图片和利用“原子操作技术”移动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
【总结】物质是有分子和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环节二:医用酒精的配制——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问题2】浓度越高的酒精消毒效果越好吗?
酒精浓度(体积分数) |
应用范围 |
95%酒精 |
燃料 |
70%~75%酒精 |
杀菌消毒 |
40%~50%酒精 |
预防褥疮 |
25%~50%酒精 |
物理退热 |
查阅资料1:
科普:过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病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难以将病毒彻底杀死。
过渡:学校在配餐前后用75%的酒精擦拭餐桌,也是预防流感的措施之一。如果请你配制75%的酒精对餐桌进行消毒,你知道如何配制吗?
95%酒精: |
纯水: |
酒精消毒液: |
100cc |
30cc |
约73% |
200cc |
50cc |
约76% |
300cc |
80cc |
约75% |
500cc |
125cc |
约76% |
1000cc |
250cc |
约76% |
2000cc |
500cc |
约75% |
3000cc |
800cc |
约76% |
查阅资料2:
问:如果选取5ml水,需要浓度为95%的酒精多少毫升?
【实践活动2】
分组探究:已知5ml水和18.7ml浓度为95%的酒精混合后,所得酒精浓度约为75%。
步骤:1.将量取好的5ml水倒入玻璃管中(为了便于观察,水中已经加入的红墨水);2.盖上瓶塞,上下颠倒,静置,读出读数。
【思考】静置后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提出猜想:分子间有间隔
播放FLASH动画:酒精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逐步向水里扩散,最终酒精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
【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过渡:分子间的间隔是固定不变的吗?
【实践活动3】
分组实验:
1. 步骤:将装有酒精的密封袋放在水槽中倒入热水,观察密封袋的变化情况?
2. 步骤:用注射器取等体积的水和空气进行压缩,你有什么感受呢?
初步结论:1.温度升高,酒精分子间间隔增大,温度降低,酒精分子分子间间隔减小。2.气体的分子间间隔大于液体。
【展示动图】
【思考】你能从微观角度解释水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吗?
环节三:医用酒精的使用——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问题3】为什么看不到酒精分子破坏病毒结构的过程?——分子很小
追问:质量小还是体积小?
【提供数据】1.一滴酒精中大约有5.16x1020个酒精分子。
2.一个酒精分子质量约7.64x10-23Kg
【结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问题4】酒精擦拭物品后闻到什么气味?为什么?
猜想:分子在不断运动
书本探究实验:
①向盛有约蒸馏水的试管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②取实验①后的溶液加入试管,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的颜色。
③
【思考】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浓氨水与酚酞溶液并没有接触,浓氨水是如何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
【改进实验】在进行实验时,我们能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因此我们可将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在B、C试管内分别倒入5mL酚酞溶液,然后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另在A、D试管中分别倒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乙条件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热水中,观察几分钟(提示:酚酞溶液遇碱变红,氨水是碱;浓氨水易挥发,可挥发出氨分子;氨气极易溶于水)。请回答:
(1)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2)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还有哪些优点?
【总结归纳】
1.分子之间有间隔;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微观粒子在不断运动。
环节四、分子基本特征的实际应用
【学以致用】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家用酒精湿巾抽出一片后,一定要将开口处粘贴紧,这是为什么呢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阴凉处能晾干(水怎么会跑),晒在太阳下干得更快?
3.医院医疗急救时常常用到纯氧,6000L氧气为什么能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溶剂为40L的钢瓶中呢?
4.画一画:消失的足迹——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将冰糖块放入水中搅拌,冰糖块很快“消失”不见,但水却有了甜味。根据本节课所学,你能否画出冰糖消失后杯内物质构成成分的微观示意图?
【拓展思考】使用医用酒精时,喷洒和涂抹的方式,哪一种更合理呢?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