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与积的奇偶性
江阴市璜土实验小学 马晓华
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0-51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游戏等活动,发现并理解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能判断加法或乘法的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游戏等探索和与积奇偶性规律的过程,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规律的活动,获得探索规律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产生对数学规律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好玩”。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四、教材分析:
“和与积的奇偶性”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质数、合数和奇数、偶数的基础上开展的,旨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去发现数的奇偶性及其在加、减法和乘法运算中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释(解决)生活中一些现象或问题。数的奇偶性比较抽象,教材将这一内容安排为用数学活动的形式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和学习方法。本节课的着力点应该放在规律探索及发现过程,在教学中积极渗透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及方法。
五、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等相关数的概念,即整数知识的教学已经基本完成,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整数的运算,有条件去研究整数加法的和与整数乘法的积,并探索其中的奇偶性规律。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活内驱力。
1、谈话引入:这位老爷爷你们认识吗?他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大师,名字叫陈省身,他说过这样一句话,(齐读:数学好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数学!
过渡:既然是玩数学,当然一定要玩游戏,请看屏幕。
2、课件出示:桌面上有9个杯口朝上的杯子,每次同时翻动2个杯子,能不能使杯底全部朝上?(思考30秒)
谈话:读了题目,有没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注意两点:a、每次同时翻动2个杯子 b、使杯底全部朝上
3、交流:这道题看起来好像有难度啊,你有什么策略能够解决这个题目?
预设:a、操作 b、从简单入手 c、偶数个开始研究
提问:几个杯子一定可以使杯底全部朝上?(偶数个),这个还需要操作验证吗?(不用)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游戏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首先抛出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激活研究的方向,为后续环节铺垫。
(二)操作体验,感知规律
1、谈话: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依次演示:2个、4个、6个……)
引导:当杯子数量是其他偶数时,一共要翻动几次才能成功?(杯子的数量÷2/由杯子的数量决定)
引导:在这里杯子的数量不知道,我们就假定一共翻动了a次,你们看行吗?
提问:对于偶数,用字母该如何表示?
分析结论:偶数都是2的倍数 板书 偶数:2a
2、引导:同学们,当你看到偶数时,你还想到了和它对应的什么数?那接下来我们来研究奇数个杯子的情况,从几个开始研究?(3个)
A:杯子数量是3个,学生操作,上台演示。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可以无限次翻下去,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交流后指出:3个杯子,两个两个翻动,不论翻动几次,至少会有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所以不行。
追问:对于3个杯子,翻到什么时候,你就能断定肯定不会成功了?需要这样不断地往下翻吗?
指出:3个杯子,翻了一次以后,还剩下一个杯子杯口朝上,继续往下翻,肯定不能成功,所以就能判断了。
B: 杯子数量是5个,学生看图思考,有答案的请举手,需不需要再操作一下了?(操作)
分析:先翻动两次, 还剩下最后一个杯子,继续翻下去,肯定不能成功。
C:杯子数量是9个,行不行?同桌相互分析判断 指名学生回答。
D: 杯子数量是其他奇数时……
小结:当杯子数量为奇数时,翻动若干次以后,还剩下最后一个杯子杯口朝上,继续往下翻,肯定不会成功。
提问:对于奇数,同学们,用字母又该如何表示呢?(2a+1)
指出:这个1就是指两个两个翻动以后,剩下的最后一个杯子。
3、谈话:游戏玩到这里,我们该停下来总结一下了,当杯子数量是偶数时,一定可以成功,当杯子数量是奇数时,则不能成功。
【设计意图】由易到难,先研究偶数个杯子的情形,再通过操作实践研究分析奇数个杯子的情形。在游戏操作的同时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对探索研究赋予极大的热情,课堂活力尽显。
(三)深入思考,探究规律
1、过渡:接下来,对于这个游戏,老师要增加难度了,我要大量增加杯子的个数了。
2、快速判断:(竖着摆)
课件出示4+4个杯子,6+8个杯子,偶数+偶数个杯子。(学生说想法,杯子的总数仍然可以两个两个数完)
指出:偶数+偶数=偶数 2a+2b=2(a+b)
3、引导:那“奇数+奇数”和“偶数+奇数”又会怎样呢?
尝试完成练习纸第1题,先分一分、圈一圈,再写出结论。
展示交流:
(1)3+3个杯子,3+5个杯子,奇数+奇数个杯子,你是怎样思考的?
明理:把每个奇数中多余的1个杯子合起来,又恰好成功。(学生圈好)
奇数+奇数=偶数 2a+1+2b+1=2a+2b+2=2(a+b+1)
(请乘法分配率学得好的同学来化解一下)
特别说明:这两个1分别指的就是每行最后剩下的一个杯子
(2)4+3个杯子,5+6个杯子 偶数+奇数个杯子,怎么想的?
明理:奇数个杯中余下的一个杯子没法成功(学生圈好)
偶数+奇数=奇数 2a+2b+1=2(a+b)+1 (这里的1就是那个余下的杯子)
谈话:同学们,我们又找到了3个新的规律,一起读一遍。
4、即时练习:判断下面两个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完成练习纸)
9+5 6+23 22+18 436+25 210+74 9783+6661 323198057+9876906032
【设计意图】仍旧紧紧围绕“翻被子游戏”的原理继续深入研究“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和“偶数+奇数”三个计算规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研究机会和思维空间。“翻杯子”的直观教学和“数学推导”的抽象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理解一个奇数或一个偶数相加的规律。
(四)合作验证,创造规律
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翻杯子的游戏,找到一个奇数或一个偶数相加的规律,你觉得关于奇数和偶数还有什么值得研究的?
1、若干个奇数连加 2、若干个偶数连加 3、奇数×奇数 4、偶数×偶数 5、奇数-奇数 6、偶数-偶数 ……
2、课件出示:若干个偶数连加、若干个奇数连加、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指定5个)
提出要求:选择几个展开研究,看看会有怎样的规律?可以选择屏幕上的,也可以研究其他有关奇偶性的规律。
组织交流:按顺序先交流指定的5个,再补充交流其他自主研究的规律。
指出:刚才同学们在验证上面的规律时,都喜欢去用举例子的方法,这个方法非常的好,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些规律,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帮助自己回忆。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力,使学生真正掌握研究和探索规律的方法和窍门。这个环节是开放性的,即问题的开放和思维的开放,学生甚至提出了一些不是在书本范畴里的问题,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巨大助力。
(五)综合运用,提升规律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和奇偶性有关的规律,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和与积的奇偶性》(贴出课题)
2、深入研究:回到刚才的翻杯子游戏,为什么3个杯子,两个两个翻始终不行?
明理:总次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总次数:2×翻动次数=偶数
【设计意图】回顾发现,揭示课题,并利用今天所学的规律来解释3个杯子不能翻动成功的本质所在,回扣了游戏,升华了所学知识的中心。
(六)全课小结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