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学反思 2025-09-22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思想品德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高三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3学生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有待提升。比如8题以“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传感器血管内取出试验圆满成功”为情境,分析材料表明了什么。该试验实现预期目标说明检验了预期认识是正确的。学生错误主要集中于实践发展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而材料的侧重点并不是认识工具的进步。说明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分析和综合能力不够。

4、综合思维与迁移能力欠缺如第4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不同政权组织形式(如总统制、议会制、半总统制)的理解,以及通过政治事件中的权力互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关系)判断国家政治制度特征的能力。学生主要错选A选项,未能理解总统宣布戒严实际表明总统拥有实权,对议会制和总统制的特征区分理解不深刻。部分同学看出了材料情境讲的是韩国,也知道韩国实行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但是未能将书本上讲到的美国的三权分立制迁移应用过来。

5、逻辑与思维版块依然比较薄弱15题考查学生对《逻辑与思维》模块中概念外延关系、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简单判断的换质位推理等知识的把握。错选A选项的说明对概念的外延把握不准确,未选C选项的说明对换质位推理还不熟悉,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第19(2)小问得分也很低,失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回答不严谨,是李某的质疑逻辑不严谨,而非李某所有的话都不严谨;其次对判断类型区分不当,理解也不全面,有写“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的,或者把“各个联言支”写成“两个联言支”的,还有错误的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阐释的。

6、时间分配与应试技巧问题不少学生选择题耗时过长,导致主观题仓促作答。对难题过度纠结,影响整体得分效率。

高三政治一模考试后,学生应进入高考冲刺阶段。此时的教学策略应聚焦于查漏补缺、精准提分、强化应试能力,同时兼顾学生的心理调整。

三、一模后的教学改进措施

1、精准分析学情,明确薄弱环节分层制定目标 

尖子生:突破难题高分瓶颈(如原著题、开放性问题、创新题型);

中等生:强化易混易错点辨析,夯实细节知识 

后进生:主抓高频考点基础背诵,规范答题步骤。  

2、专题突破高频考点与难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难点:马列原著解读题  

策略:精选相关题训练,教学生学会主谓宾缩句便于清晰材料主干  

2经济与社会

重点:主题式相关核心知识归纳、时政热点、专有名词解释  

策略:精编时政热点概要和经济学术语名词解释补充讲义,并在习题中渗透训练  

(3) 政治与法治

重点:各大行为主体核心主干体系构建、细节知识易混易错点区分记忆。

策略:反复背诵巩固,该部分难度系数不大,只是学生易遗忘。

(4) 哲学与文化

难点:哲学原理的理解与变式表达,抽象晦涩语言的通俗转化对接。

策略:熟读解释性文字,加深对哲学原理的理解;精选试题加强对哲学知识的场景式应用;加强对材料语言对接哲学道理的反复训练。

(5)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重点:材料分析题的解题训练,难点易错点的辨析。

策略:反复训练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渗透核心主干知识强化记忆。

(6) 法律与生活

难点:法理依据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特殊情形的辨识和相关法律规定的记忆。归纳民事侵权类、合同类、劳动纠纷类、公平竞争类、消费者权益类、家庭类等几大问题的答题要素。易混易错点的辨析:如权利体系、侵权责任、违约责任、举证责任、证据类型、时效期限等。

策略:精选案例深刻剖析,创设辨点和易错点,精选习题强化训练,加强变式训练。

(7) 逻辑与思维

难点:逻辑规律与规则、创新思维细节易错点,科学思维综合应用  

策略:对于难点要精选习题反复训练,但也不能忽视难度较低的知识点(如一模考试的联言判断,认为简单平时训练很少),答题要注意严谨规范,表述必须是专业语言。

3、训练审题能力优化答题模板加强时间管理训练

(1)训练学生圈画关键词(如“分析”“评价”“说明”),区分“为什么”、“怎么办”说明”、“评析”、“短评”等不同类型题目。

(2)总结高频主题答题要素,进行相似题和变式题训练,既能让学生快速变式匹配又要避免机械化套用,学会“因题制宜”。  

(3)强化时间管理训练,严格限时训练(选择题20—25分钟/16题,材料分析题8分钟/1小问),模拟考场节奏。  

4、错题整理:要求学生按“知识模块”分类整理错题,标注错误原因,每周查整改。  

5、心理调适与信心激励正向反馈、压力疏导、必要时家校协作。

  • 阅读(5)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