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江阴市实验幼儿园 郭媛
推荐文章:《促动幼儿具身学习的路径探析》
文章作者:卢静
文章来源: 中国知网
文章发表杂志:《早期教育》2021 (17)
【文章简介】
本文开头说明具身学习是伴随第二代认知科学倡导的具身认知运动的蓬勃发展而应运而生。但如何促进个体具身学习呢?作者例举国内外几种经典的学前教育方案,如蒙台梭利“有准备的环境”、美国高宽课程“主动学习的环境”、瑞吉欧“第三位教师”、德国华德福“有机环保的生态环境”等,这些经典的学前教育方案分别从材料、环境、教师三大角度入手,为幼儿创设一个促进其具身学习的场域,使其自主、自动、自发、自由、自我利用身体部位、重视身体感受进行个性化学习。
接下来作者从多样化的材料、灵动的环境、教师的儿童视角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是基于多样化材料,材料种类的多样化可以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和使用,为具身学习者重视并利用身体感受与部位建构知识创造机会;材料层次多样化可以适应不同幼儿具身学习需求,这样要求教师在提供材料时需思考幼儿之间的差异,使得材料显示出相应的层次性和难度性,促进幼儿动手与动脑的结合;材料结构多样化多指高结构化材料、低结构材料和非结构化材料,其中最适宜的情形是幼儿控制材料并与材料‘对话’,这样幼儿才能重视身体及身体感受进行个性化认知与发展,这样要求教师投放的材料应偏向于低结构或非结构,使幼儿玩出不同花样。第二就是打造灵动的环,境,环境影响幼儿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幼儿全身性的学习,从设施设备具有灵动性,到空间布局的灵动性,再到教育活动环境具有灵动性,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通过讨论、亲身实践、探索等活动,幼儿不仅获得了参与创设环境的权利,而且还掌握了主动探索学习的权利。最后,教师要以儿童视角出发,关注儿童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为,促动儿童的具身学习。
【推荐理由】
通过阅读本文,我了解到从世界经典学前教育方案分析发现促进幼儿具身学习的路径有材料、环境、教师这三个,接着从材料种类、层次与结构的多样化,空间布局、设施设备、教育活动、环境的灵动性以及教师的儿童视角来探析促动幼儿具身学习的路径。
联系具身学习理念下大班幼儿散步活动的研究,我们也可以抓住材料、环境、教师这三个路径进行优化。第一,结合散步内容提供适宜的辅助材料,如玩游戏时用于制作纸飞机、大风车的材料,用于测量的计时器和计步器,用于散步常规管理的口哨,用于自然观察和探索的放大镜、记录工具、小相机,还有用于写生的绘画纸本和画笔等。第二,创设自然、自由、自主的散步环境,利用园内外资源鼓励幼儿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生态的环境中,通过自由的结伴交流和自主的观察探索与环境进行充分的互动,增强体验感并获取新认知。第三,摆正教师的角色和定位,在安全问题保障的前提下,以支持者和观察者的角色,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不要过分的干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