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老师读《从儿童出发》有感 2025-09-22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以儿童为中心,重塑学前教育实践

——读《从儿童出发》有感

华士中心幼儿园 王春霞

翻开《从儿童出发:促进幼儿学习的观察、评价与计划》,仿佛推开一扇通往学前教育本质的窗,作者朱莉·费希尔以深厚的专业积淀与对儿童的深切理解,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勾勒出一条以儿童为核心的清晰路径,让我在阅读中不断反思、收获成长。

一、观察:读懂儿童的密码

书中反复强调观察是了解儿童的基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急于推进预设的教学环节,却忽略了儿童行为背后丰富的学习内涵。朱莉·费希尔告诉我们,要真正“看见”儿童,需摒弃成人的主观臆断,以儿童的视角去观察他们的游戏、探索与互动。

当观察幼儿搭建积木时,不能仅停留于“搭得高不高”,而要关注他们如何交流想法、解决倒塌问题,从中洞察其空间思维、合作能力与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这种深度观察,让教育不再是无的放矢,而是能精准捕捉儿童兴趣点与发展需求,为后续支持提供依据。通过学习书中的观察方法,我意识到观察是一场与儿童的“心灵对话”,只有静下心、蹲下身,才能读懂他们独特的成长语言。

二、评价:尊重差异的标尺

传统学前教育评价常陷入单一标准的误区,而本书倡导的多元评价理念,如同一束光,照亮儿童个体差异的价值。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发展节奏、优势领域各不相同。书中引导我们从学习态度、社交情感、知识技能等多维度评价,关注儿童的纵向成长而非横向比较。

这让我反思,过往评价中曾因幼儿“不会快速数数”而心急,却忽略其在绘画中展现的丰富想象力。正确的评价应是发现并及时肯定每个儿童的进步,用鼓励与支持滋养他们的自信心,让评价成为尊重差异、激发潜能的工具,而非束缚儿童的枷锁。它教会我们,要珍视儿童成长的独特轨迹,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时区里闪闪发光。

三、计划:回应需求的桥梁

基于观察与评价的计划,是连接儿童兴趣与教育支持的桥梁。书中强调计划并非刻板的流程预设,而是跟随儿童需求动态调整的灵活架构。从环境创设到活动设计,都应以促进儿童主动学习为核心,回应他们的好奇与探索。

比如,当观察到幼儿对自然材料感兴趣,就可调整区角计划,增添树叶、石头等开展创意游戏。这让我明白,计划要扎根于儿童的真实生活与兴趣,成为支持他们深入学习、拓展经验的阶梯,而非教师主观意愿的强制灌输。它推动教育者从“主导者”转变为“支持者”,让教育更贴合儿童成长的脉络。

读完《从儿童出发》,我深刻认识到学前教育的核心在于回归儿童本身。观察、评价、计划环环相扣,共同构建起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未来,我将把书中理念融入实践,以更敏锐的观察捕捉儿童成长信号,以更包容的评价看见每个孩子的光芒,以更灵动的计划回应他们的需求,让学前教育真正成为滋养儿童心灵、助力生命成长的沃土,陪伴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童年天地里,绽放最本真的光彩


  • 阅读(1)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