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著:《观察:读懂与回应幼儿》 2025-09-23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推荐人:江阴市顾山中心幼儿园 徐佳

专著简介

《观察:读懂与回应儿童》一书是由美国作家玛丽安.玛丽

昂著。书中通过一线教师的具体观察案例,详细回答了“为什么

观察、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如何应用观察”等问题。从“观察”

这个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在与幼儿相处的时候进行观察的原因,

观察的方式、观察的内容和应用。本书告诉读者,幼师只有全面观察、科学真实地评价儿童,了解儿童的已有经验、当前兴趣和发展需求,才能寻找到儿幻童学习和发展的下一步,并做出适宜的回应。

推荐理由

当我拿到《观察:读懂与回应儿童》一书时,脑海里想起了林正范教授说过的一段话:“幼儿行为观察是关注幼儿的直接体现,教师关注幼儿,就是自觉地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认真、连续的观察,从幼儿行为中寻找其思维、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特点与发展需求,收集有关教育教学的信息,从而确立自己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我觉得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师的专业能力,首先需要提升的是教师的观察和分析儿童行为的能力。因此我为大家分享这部我很喜欢的书籍——《观察:读懂与回应儿童》。

书中的第一章就让我读得心潮澎湃,第一章分为两小节,第一节是观察之中蕴含力量,第二节是帮助你建构观察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整个篇章让我了解了职业生涯中观察的力量和潜能,观察可以帮助我了解儿童的发展,对儿童的发展和进步进行真实性评价,也可以帮助我规划适宜的课程以及教学方法,还可以帮助我在指导孩子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成为反思型教师。书中的第三章和第四章详细介绍了一种简短的叙事性观察方法--轶事记录,一种较长的叙事性观察方法--持续性记录,无论是哪一种观察方法,都提到了分析、反思解读和评论,这是观察能力的重要表现。

阅读这本书,我对观察记录的方式、观察的方法等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从中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做善于观察的反思型教师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自己第一反应就是反思自己的观察是否符合作者提出的标准,并惊讶于观察的背后竟然潜藏着这么多的学问。只有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地理解他们,才能真正地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想问题,去发现问题、持续的解决问题,才能为作反思型的教师蓄力。

做尊重儿童的陪伴者

如何保护孩子的隐私,符合道德规范的观察,又让我对观察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保护观察者的记录和最终报告;把每一份观察报告视为保密文件;在收集孩子信息后不给他们贴标签。我们在解读观察结果时,要显示出对儿童尊重并保护隐私,不要匆忙,武断的下结论,用审慎的方式予以正面的引导。

做能解读孩子行为的教师

孩子的行为是一种密码,表达他们需求的方式,教师与孩子互动时承担更大的责任,需要对密码转换,我们必须将注意力从成人式的使用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转变为儿童式的用行为交流感受和想法,观察孩子的行为密码,尽可能准确地进行解码。

正如书中所说记录发展与进步并非易事,我们将观察的内容转化成不同的记录形式:报告、作品分析、成长档案等,多元的记录不仅仅是幼儿主动探索的支架和交流分享的媒介,更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符号表征能力。

观察儿童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专业能力,也是幼儿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观察让教师汇聚力量,反思凝聚教师的智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做一名善于观察的反思型教师,肯定每一名幼儿是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善于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哇时刻”,关注儿童在学习与发展中做不到的、有待提高的细节。努力争取成为一名“眼里有幼儿,心中有《指南》,脑中有分析”的教育工作者!


附件:

    • 阅读(1)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