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著:人与讲台 2025-09-23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推荐人:江阴市新桥实验幼儿园 赵晓卓

【专著简介】

《人与讲台》是一本由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主编的教育类书籍,通过100多个真实感人的教育教学故事,展现了教师在讲台上所面临的挑战、困境以及成长。书中不仅探讨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还提炼了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展现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每个故事以叙述为主,还原现场或情境,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教育的美、爱、责任。

【推荐理由】

一、勤观勤思,做有温度的引路人
   “每个人都是一轮明月,有着自己的阴晴圆缺,更何况是孩子。”阅读了《通往未来的讲台》这一节,让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看教育,我想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就是要跳出表层的现象圈,用心观察、聆听每个孩子的需要,就如书中教师的教育故事一样,那些在成长中需要温暖的儿童和少年,他们只要能有一点点鼓励就足以站起来,只要有一点点光亮,他们就有勇气走出黑暗,他们认识了美好,会用一生去追求,心里有了一粒种子,他们就懂得寻找和努力——因为讲台边的老师一直在发光。在学生面前,讲台边站立的这个人“总会有办法”,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和能力远远超过一般人。书中告诉我们,老师必须以教育学的眼光看孩子,老师绝不能像一个过路人,一个警察或一个朋友那样看孩子,作为一个保护培养孩子的观察者,我认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意识到正在成长的孩子的存在。我想,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做有温度的引路人。做有温度的引路人,就是带着爱心走向学生,带着童心融入学生,带着感恩之心感化学生,带着一颗火热心激发学生,带着一颗仁慈心尊重学生,将闪耀着人性之光的真善美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间。轩轩是一个非常活泼的男孩”,老师间交流的关于他的“英雄事迹”不在少数,比如小班玩闹时抓破别人的眼皮,中班时把别人反锁在厕所,或是晨间来园时去大型玩具处玩闹导致教师集体寻找他等等。还没见面,我对轩轩的初印象就与其他素未谋面的幼儿有了偏差,甚至已经在脑海里构思了许多用来应对他的“妙招”。不久,志忑不安的我和大名鼎鼎的他终于在班级有了正式的会面。轩轩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白净的脸蛋配上两个大大的眼睛,是那么讨喜、那么可爱。教室里的孩子们在叭叭喳喳地分享着假期里的趣事,他坐在座位上,安静地听着。只见他嘴角洋溢着笑容,下一秒爽朗的笑声便传至教室的每个角落。这样可爱的脸庞,配上极富感染力的笑声,我的警惕与不安在一瞬问消失了。
    经过短短一学年的相处,我对他也愈发了解。其实轩轩是个充满爱心的人,会主动地关心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当同伴发生磕磕碰碰或出现其他状况时,他会第一时间来告诉老师,或者提供帮助,即使这种“帮助”在其他孩子眼里并不是那么合适;轩轩是一个充满责任心的人,每次大家去户外活动时,他总记得关好教室里的每一盏灯;他还是一个诚实的人,从不会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试着用我们一双充满关爱的眼神,去智慧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做一个有温度的引路人。

二、常悟常研,做言传身教的引路人

师者,学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示范作用。书中也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播种人,很多一生起作用的优良品质与好习惯,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当儿童睁大眼睛看世界时,教师不失时机的在他们心田播下精神的种子,让他们学会仁爱善良,学会文明礼貌,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让孩子在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能分辨是非,自尊自律,尊重常识,热爱学习和劳动,能保持高尚的好奇心等等。而教师,就像一盏一盏的灯,照亮前面的路。我不禁思考:该怎样做好一盏合格的灯呢?书中也给了我答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先“立”起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善于思考,善于学习,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班的孩子阅读习惯不太好,阅读区里的孩子也是拿着书玩闹,怎样才能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呢?我请教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通过对班级孩子的观察,我决定与孩子们利用每天中午那短短的餐前20分钟时间,一起阅读一起分享。久而久之,孩子们养成了每天读绘本的好习惯,有些孩子还会互相出题,让同伴说一说故事中的人物与情节,孩子们的绘本越读越仔细,越读越有趣。在一次绘本分享中,孩子们甚至主动要求要表演绘本内容……孩子们开心的演绎着故事,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自信的光芒在他们身上闪烁。我想这就是教师的意义,只有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意犹未尽地合上书本,书中一个个蕴含大道理的小故事串联起一串串美丽动人心弦的情调,让我情不自禁的想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智慧的教师。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做个孩子,做个愿意与孩子同行的引路人!

附件:

    • 阅读(0)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