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与“立人”同构共生
——江阴市钱军伟言语品质教学名师工作室2024学年研修总结
一、在书籍里追光
用阅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工作室每一位教师“读进去,走出来,用得上”,是工作室导师钱军伟的一贯理念。
为此,学员们利用寒暑假,选读了李振涛《活在课堂里》,王尚文《语文品质谈》,崔允漷等《新课程关键词》三部专著。分享会上,刘阳、王昕韬、刘莹、陈倩倩等九位老师,分别作了主题交流,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学生、学习、课堂、教学等的理解与认识、实践与反思。朱嫣然、李逸楠、任甜甜三位老师则为大家朗读书中的“金句”。工作室导师钱军伟结合自身阅读经历,分享三个专业阅读秘诀:首先,要协调好阅读的时间,可利用寒暑假进行集中阅读,也可利用零散时间分散阅读;其次,组合好阅读的方式,杂志等适合用碎片化阅读,而一些“硬书”则需要深度阅读;再次,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钩子式的阅读,扬其糟粕,取其精华;钉子式的阅读,牢牢“钉”住一本难啃的书,反复读,来回读,直至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工作室成员一起潜心阅读,在书籍里追光,用书香实现最美的成长!
二、在实战中提能
要想快速站稳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必须得向大师、名家学习,观摩、阅读他们的经典专著,参悟背后的教学思想、文本解读、任务设计和活动实施,进行迁移运用,升级、迭代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
工作室走进顾山实小,和他们的年轻老师们一起研磨中年段教材《花钟》《蜜蜂》。王晴燕、王丽萍老师分别对教材进行细致解读,并结构化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系列化、趣味化的学科实践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她们的解读与设计获得了顾山实小青年教师的一致好评。
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构建区域内教研共同体,落实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文言文教学的实践研究,与曹志平语文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追求智趣的文言文教学”主题教研活动,共同建构文言文教学范式。曹志平、陈颖洁老师分别执教《囊萤夜读》《学弈》,一个主张在诵读讲述中传承读书精神,一人立意在解决问题中化用古人智慧。导师钱军伟和与会的老师们探讨了文言文的教学功能和设计要义。江苏省特级教师梁昌辉作讲座《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让文言文润心启智有趣味》。此次基于文类的主题研修活动,犹如一粒石子,必将使原本波澜不惊的教学日常泛起层层涟漪,敦促在座的老师们重置文言文教学系统,让自己的日常教学如森林般精微运行、蓬勃向上。
三、在写作中凝思
教学需要适时“慢”下来,回望、反思自己成功或失败课例的内在原因,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等方面进行归因分析,并打开视野,多方求索,继续探寻优化或进阶的最佳策略。做中研,研中思,思中创。
学员们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借鉴老牌杂志《小学语文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语文建设》《课程·教材·教法》等优秀论文框架撰写专题文章,力求主题新鲜、结构通透、语言准确。
本年度,学员们在课堂教学、论文撰写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课堂教学等方面,11人获江阴市一二等奖,5人作市级以上展示课;论文写作方面,1人省级刊物发表,1人省级二等奖,9人无锡市一二等奖,9人江阴市一二等奖;荣誉提升方面,2人获评无锡市教学新秀,2人获评江阴市学科带头人;3人荣获市级先进个人。
一年的研修学习,学员们既“立言”,又“立人”,一起活泼泼、热腾腾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