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 2025-09-25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省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周彧帆 所在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执教时间:2024-03-27 执教地点:南菁中学 执教内容: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 参加对象:

DNA 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新授课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阐明 PCR 技术的核心原理,说出 PCR 循环中变性、复性、延伸的温度条件及具体作用;

2.解释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分离原理,能根据电泳结果,判断 DNA 片段是否成功扩增及片段大小,分析扩增失败或条带异常的原因。

3.通过亲手操作 PCR 与电泳实验,体验体外分子操作的严谨性,培养科学探究素养(控制变量、规范操作、结果分析);

4.结合 DNA 指纹技术在刑事案件、亲子鉴定中的应用,认同生物技术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提升社会责任素养。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具备以下知识与能力基础,但存在明显认知缺口,需针对性设计教学:

1.已学习 DNA 的结构、DNA 复制的过程,但对体外模拟 DNA 复制的原理和操作无认知;已知生物大分子带电,但不了解电泳如何通过分子差异实现分离

2.具备基础实验操作能力,但缺乏微量操作实验结果分析的经验。

3.易混淆 “PCR 循环中温度变化的目的电泳中 DNA 的迁移方向与分子大小的关系;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重视不足,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PCR 技术的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

PCR 与电泳的关键操作步骤;

2.学习难点:

PCR 循环中温度调控的目的;

电泳结果的分析;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问题驱动,激发兴趣

  1. 情境呈现:播放加纳移民孩子身份争议案例视频(或展示文字材料):海关质疑孩子护照涂改,血型鉴定仅能证明亲属关系,无法区分儿子侄子;展示 DNA 指纹技术的鉴定结果图(文档中受害者与怀疑对象的 DNA 条带对比图)。
  2. 问题链设计:

思考 1:为什么 DNA 能像指纹一样区分个体?(引导学生回忆 “DNA 序列的特异性);

思考 2:要获得足够量的 DNA 用于指纹分析,需要什么技术?(引出 PCR 技术);

思考 3:如何判断扩增出的 DNA 片段是否符合预期?(引出电泳鉴定技术)。

  1. 过渡:今天我们通过实验,亲手体验 “DNA 片段的扩增(PCR扩增结果的鉴定(电泳),解开 DNA 指纹技术的奥秘。

(二)新知讲授:原理解析,奠定基础

1. PCR 技术:体外扩增 DNA

原理拆解:教师结合动画演示 “PCR 循环过程,重点讲解三步反应:

步骤

温度

作用

分子机制

变性

94

DNA 双链解旋

高温破坏氢键,使双链 DNA 变为单链

复性

55

引物结合模板

引物与单链 DNA 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延伸

72

合成子链

Taq DNA 聚合酶(耐高温)以 dNTP 为原料,按碱基互补配对合成子链

强调:一次 PCR 经历 30 次循环,DNA 片段呈指数级扩增(⁰倍),满足后续实验需求。

材料与操作:

展示 PCR 反应体系配方(文档中 “10 倍浓缩缓冲液、dNTP、引物、Taq 酶、模板 DNA”),提问:为什么需要 Mg²+?为什么用 Taq 酶而不是普通 DNA 聚合酶?(引导学生回答:Mg²+ 是酶的辅酶,Taq 酶耐高温适应 PCR 高温环境);

演示移液操作:强调每吸一种试剂换一次枪头”“离心使反应液集中管底,避免污染和试剂浪费。

2.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鉴定 DNA

原理拆解:教师展示琼脂糖凝胶的微观结构(文档中凝胶孔隙图),结合示意图讲解:

带电性:pH=8 时,DNA 带负电,在电场中向正极迁移;

分离依据:凝胶孔隙大小固定,小分子 DNA 迁移快(离加样孔远),大分子 DNA 迁移慢(离加样孔近),迁移速率与片段大小的对数值成反比;

检测:核酸染料(EB)与 DNA 结合,在紫外灯下呈现橘黄色条带;DNA Marker(已知大小的标准片段)用于对比判断未知片段大小。

材料与操作:展示电泳装置(电泳槽、梳子、模具),说明制胶时插入梳子形成加样孔”“电泳缓冲液没过凝胶 1mm” 的原因(保证电场均匀,避免凝胶干裂)。

(三)实验操作:演示 + 分组,动手实践

1. 教师演示关键步骤

PCR 反应体系配制:

1.戴手套,取微量离心管,按配方依次加入缓冲液、dNTP、引物、模板 DNA、无菌水,最后加 Taq 酶(酶易失活,最后添加并置于冰上);

2.盖紧管盖,放入离心机离心 10s,将反应液集中管底;

3.将离心管放入 PCR 仪,设置循环程序(预变性 94℃5min→30 次循环最后延伸 72℃10min)。

电泳制胶与加样:

1.配制 1% 琼脂糖溶液(电泳缓冲液溶解,加热熔化后加核酸染料);

2.将溶液倒入模具,插入梳子,待凝胶凝固后拔出梳子,放入电泳槽(加样孔朝向负极);

3.取 PCR 产物与载样缓冲液(含溴酚蓝指示剂)混合,用移液器缓慢注入加样孔,留 1 个孔加 DNA Marker

2. 学生分组操作

分组任务:每组选派 1 名学生上台,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微量移液(配制简化版反应体系)或电泳加样操作,其余学生在座位观察并记录操作要点;

教师指导重点:

移液时:提醒枪头垂直伸入液面,缓慢吸液,避免产生气泡

加样时:强调移液器枪头贴近加样孔壁,缓慢推出液体,避免液体溢出污染相邻孔

安全提示:EB 为致癌物质,需戴手套操作;紫外灯观察时需戴防护眼镜,避免灼伤眼睛。

(四)结果分析与应用拓展

1. 模拟结果分析(因实际 PCR 与电泳耗时较长,采用教师提前做好的实验结果图)

展示电泳结果图(含 Marker、成功扩增组、失败组、多条带组),提问:

问题 1哪组是成功扩增的结果?判断依据是什么?(提示:与 Marker 对比,出现单一、清晰的条带,且位置符合预期片段大小);

问题 2某组无条带,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漏加 Taq 酶、引物设计不合理、PCR 程序温度错误);

问题 3某组出现多条带,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复性温度过低,引物与非目的序列结合;模板 DNA 污染)。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结果分析逻辑链:条带有无条带数量条带位置结合实验操作 / 原理判断原因。

2. 技术应用拓展

展示文档中 “DNA 指纹技术的应用场景(刑事案件、亲子鉴定、空难残骸鉴定),播放短视频亲子鉴定的实际流程

提问:除了 DNA 指纹技术,PCR 与电泳还能用于哪些领域?(引导学生联系医学检测、疫情核酸检测、转基因作物鉴定等),强化生物技术服务生活的认知。

五、板书设计

DNA 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

1.PCR 技术 —— 体外扩增 DNA

2.琼脂糖凝胶电泳 —— 分离鉴定 DNA

3.应用:DNA 指纹技术(亲子鉴定、刑事案件)

  • 阅读(3)
上一篇: 紫阳县公开课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