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陈海燕名师工作室2024-2025年度工作总结
2024-2025年度,江阴市陈海燕名师工作室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引领专业成长、推动教学创新、辐射优质资源”为核心目标,聚焦学科素养提升与教育教学改革,团结带领全体成员深耕教研、锐意进取,在队伍建设、教学研究、成果辐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江阴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一、精准定位,明确年度工作方向
本年度,工作室结合江阴市教育发展规划及学科教学实际,确立了“三聚焦一提升”的工作思路:聚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聚焦青年教师培养,构建阶梯式成长体系;聚焦教学成果转化,推动优质资源辐射共享;全面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与教研能力。为确保目标落地,工作室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各阶段任务、责任分工及考核标准,形成了“目标引领、责任到人、过程管控、成果导向”的工作机制。
二、多措并举,推动核心工作落地
(一)搭建多元研修平台,促进成员专业成长
工作室坚持“研训一体”理念,搭建了“理论学习+实践研讨+外出交流”的多元研修平台。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每月组织1次专题理论学习会,成员每人撰写学习心得。二是深化实践研讨,以“问题导向”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围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等关键问题,组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评课议课等活动5次,形成了“发现问题—研讨策略—实践验证—总结提升”的教研闭环。三是拓展外出交流,组织成员赴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知名学校考察学习,学习先进教学经验与教研模式,拓宽了教育视野.工作室陈海燕2次被省联盟和联合会邀请作职教高考专题讲座,同时2024.8被南通发展中心邀请作专题讲座。
(二)聚焦教学创新实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工作室以课堂为阵地,深入推进教学创新实践。一是开展“名师示范课”活动,工作室领衔名师及骨干成员共执教示范课9节,其中省级公开课2节,江阴市级公开课2节,无锡市级1节,校级4节,均采用“课前说课—课中展示—课后研讨的模式,展示了深度学习、情境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吸引了全省全市各学校教师共计100余人次参与听课研讨,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示范效应。
(三)构建阶梯培养体系,助力青年教师成才
为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室构建了“领衔名师引领+骨干成员帮扶+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阶梯式培养体系,实施“师徒结对”工程,为18名青年教师配备了经验丰富的骨干成员作为指导教师,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明确了指导职责与培养目标。指导教师每周听评课不少于1节,每月开展1次教学指导交流会,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顾晨阳和盛健组成的对子获“优秀对子”,本年度工作室成员有李子薇获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人获江阴市教学能力大赛特等奖,黄超在无锡市技能大赛,双创大赛获无锡市一等奖,本人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四)深化教育科研工作,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工作室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以成果促发展。一是加强课题研究,组织成员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申报各级课题,本年度共结题课题6项,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4项,校级1项。课题研究过程中,工作室定期召开课题推进会,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确保课题研究有序推进。二是鼓励成果总结与发表,引导成员将教学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本年度工作室成员共发表论文11篇,获奖论文5篇,三是推动成果辐射应用,将课题研究成果、优秀课例、教学资源等整理汇编,通过工作室网站、市教育资源平台等渠道进行推广,惠及全市各学校教师。
(五)开展公益帮扶活动,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工作室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公益帮扶为抓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具体举措如下:
1.结对薄弱学校,精准赋能教研:与昆山花侨中专、无锡开放大学 2 所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帮扶合作关系。工作室定期组织核心成员赴帮扶学校开展教研指导活动,累计开展 4 次深度交流,通过现场教学示范、教学问题诊断、专业技能培训等形式,为帮扶学校教师提供针对性指导,切实帮助其提升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能力。
2.投身公益课堂,传递教育温度:工作室成员陈海燕、刘丽主动响应社会需求,参与江阴残联为残疾学员开设的短视频公益课堂。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手把手的实操指导,帮助残疾学员掌握短视频拍摄、剪辑等实用技能,为其拓宽学习与发展路径,以教育力量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3.搭建共享平台,优化资源供给:聚焦教师教学实际需求,整合工作室及行业优质教学资源,搭建专业化资源共享平台并建立专属资源库。目前已上传涵盖教案、课件、教学论文、典型课例视频等类型的资源 30 份,为区域内教师提供便捷、高效的资源获取渠道,有效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提升。
三、总结成效,凝聚发展共识
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室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成员专业素养稳步提升,荣誉成果丰硕:核心成员在个人能力与育人实践中双线突破,其中陈海燕获评 “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施翠丽、陆榴莉、王馨怡获评 “江阴市第九批教学新秀”;班级管理与个人表现亦获认可,张胜利、陆榴莉所带班级荣获 “先进班集体” 称号,黄超获评 “无锡市技能大赛先进个人”,张胜利获评 “优秀党员”。
2.教学研究成果显著,课题建设扎实落地: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动教研深化,成果亮点突出。陈海燕参与的 2 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张胜利、吴金梅、施翠丽分别主持的市级课题圆满完成研究任务并结题;刘莎主持的校级课题亦顺利通过验收,实现省、市、校三级课题研究的有效覆盖与突破。
3.团队凝聚力持续增强,优良氛围逐步成型:通过常态化教研交流、协作攻坚等活动,工作室内部形成紧密协作的工作格局,“团结协作、求真务实、锐意进取” 的团队精神深入人心,为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4.专业建设与教学成绩双优,彰显示范价值:成员所在专业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系统的课程建设,获评 “江阴市优秀学科组”;在核心教学成果上,该专业职教高考成绩总均分位列全省第一,充分展现了工作室在专业引领与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示范作用。
四、反思不足,明确未来方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工作室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部分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性与推广性有待加强;二是跨学科教研活动开展较少,学科融合的深度与创新性不足;三是线上资源的更新与维护不够及时,资源的利用率有待提高。
五、展望未来,擘画发展蓝图
下一年度,工作室将围绕“深化、拓展、提升”的工作主线,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化课题研究,聚焦学科前沿问题,提升课题研究的层次与水平,力争产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二是拓展跨学科教研,组织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活动,探索学科融合的有效路径,培养成员的跨学科教学能力;三是提升资源建设质量,完善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加强资源的更新与维护,开展资源应用培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四是扩大辐射引领范围,加强与周边地区名师工作室的交流合作,开展联合教研、送教下乡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
新的一学年,江阴市陈海燕名师工作室将继续秉持“引领、创新、辐射、共享”的理念,团结带领全体成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推动江阴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阴市陈海燕名师工作室
2025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