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掠影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材开发活动 2025-10-10
网站类目:活动掠影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是高中生物必修 3 “稳态与调节” 模块的核心内容,不仅涉及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的三大功能” 等基础知识点,还需培养学生 “稳态与平衡” 的生命观念,以及运用免疫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如疫苗接种、过敏反应)的能力。本次评课围绕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展开,从教学目标、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参与、教学效果五个维度进行深度分析,总结亮点与不足,提出优化建议。

1. 亮点:生活化情境贯穿课堂
教师 以 “小明感冒后,身体如何抵抗病毒?” 为开篇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是谁在保护我们的身体?”,自然引出 “免疫系统” 的主题。随后,通过 “案例串联” 的方式展开内容:
  • 讲解 “免疫系统组成” 时,展示 “小明去医院抽血检查,化验单上的白细胞、淋巴细胞数据”,让学生结合数据理解 “免疫细胞的存在与功能”;
  • 讲解 “免疫功能” 时,播放 “小明接种新冠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体” 的动画,解释 “防卫功能”;展示 “小明爷爷体检时发现早期癌细胞被清除” 的案例,解释 “监控与清除功能”。
这种 “以一个人物的经历串联知识点” 的设计,让零散的知识变得有逻辑,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间的关联,同时感受到 “免疫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2. 不足:重难点处理不够深入
本节课的难点是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免疫细胞的来源与功能”。教师 D 在讲解时,虽通过案例提及,但未进行系统对比:
  • 未设计表格或思维导图,归纳两种免疫的 “作用范围、速度、强度” 等差异,导致部分学生混淆;

  • 对 “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这一关键知识点,仅口头讲解,未结合示意图或动画辅助,学生记忆不深刻。

附件: